共22题,约8860字,答案扫描。
博兴一中高三月考
语文试题 2019.4.6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拓是中国人的发明,是以宣纸紧覆在金石器物的文字、纹饰或器形上,然后以墨拓技法把器物原貌按1:1转移到平面宣纸上的特殊技艺。它对文字、纹饰、器形的复原表现真实清晰,且讲究墨色浓淡相宜。因此,传拓不仅具有照相机的功能,并且还能表现出古朴、不饰雕琢的审美意趣。传拓之所以能沿用至今,是因为它具有其他任何手段都无法替代的功能与作用。
我国的传统传拓技艺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和有关学者考证,我国的传拓技艺发轫于东汉末年,历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已经非常成熟。如今所见实物拓本,以清末敦煌发现的唐太宗书《温泉铭》石刻拓本为最早,上有永徽四年唐人手写题记。
我国金石学家很早就注意到记录金石器物整体形状的重要性。宋代吕大临的《考古图》,乾隆内府的《西清四鉴》等,都辑录描绘了古代器物的形状。然而,这些器物形状都是通过白描摹绘的方法刻印而成,在准确描述器物的真实状态方面尚存不足。最能表现金石器物整体的实际形状,同时又不失金石韵味的方法,是“金石器物全形拓技艺”(以下简称“全形拓”),这种技艺出现在清代中晚期。在此之前,所谓的拓本都是指传拓古器物一个平面上的图文。全形拓以墨拓作为主要手段,辅之以素描、剪纸和雕刻等技术,将古器物的立体形状复制表现在纸面上。全形拓将那些难得的器物以1:1的比例拓制下来,它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存器、存史、补史。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传拓者对金石学、书法、绘画、雕刻以及传拓技艺等知识和技法都须全面掌握。因此,全形拓的学术价值和艺术水准较高,得者无不视若拱璧。
全形拓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文献价值。金石拓是文博、方志等单位对古器物著录、分类、文字与纹饰等整理研究的基础材料。二是科学价值。全形拓是科学资料的一种特殊保存形式,是比照相机更能真实记录器物面貌的方式之一。三是艺术价值。全形拓通过书法和绘画的双重艺术形式,满足文人对金石雅趣的追求与鉴赏的需要。四是收藏价值。传拓制作的成品有极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因此,全形拓的意义甚至不亚于古器物本身,对全形拓技艺的发掘、研究和推广,就是对我国珍贵文物的一种有效保护和利用。全形拓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创新,这门传统技艺的改革性传承对于全形拓的科学发展和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传拓、全形拓技艺的传承还需走向大众化,与书画、美术设计手段相结合,以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等作为载体,呈现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选自张友海《略谈全形拓》,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拓是中国人发明的古 老技艺,由于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一直沿用至今。
B.传拓是用墨拓技法将金石 器物的文字、纹饰或器形按1:1复原到宣纸的特殊技艺。
C.传拓追求画面的真实清晰,墨色浓淡相宜,是为了突出古朴、不饰雕琢的审美情趣。
D.传拓技艺起源于东汉末,成熟于隋唐时期,现今能见到有唐人手写题记的实物拓本。
2.下列对原文 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传统技艺传拓说起,详细论述了全形拓的产生时期、制作工艺、价值以及发展,等等。
B.文章最后概括论述改革性传承在全形拓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并指出全形拓的发展方向。
C.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全形拓的价值,指出全形拓的意义,认为其并不亚于古器物本身。
D.文章列举《考古图》《西清四鉴》等例证来论证器物形状都是通过白描摹绘的方法刻印而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形拓以前的拓本只是传拓古器物一个平面上的图文,而全形拓能够表现金石器物整体的立体形状。
B.全形拓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水准,因此,要求传拓者须掌握金石学、书法、绘画、传拓技艺等。
C.全形拓全面体现金石韵味,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可以存器、存史、补史,能够有效保护珍贵文物。
D.改革性传承使全形拓技艺走向大众化,走进日常生活,与书画、美术设计相结合,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认 领 陈蔚文
①不久前,姐夫的车钥匙不慎在小区遗失,寻找未果。若去4S店重配钥匙要3000多元,无奈贴出公告,拾到者以500元酬谢。拾到者收取酬金似乎无可厚非,然而我的第一个念头——如果是我家任何一位成员拾到,断不会收取这笔钱,这源于家风。
②父亲是军人,在我和姐姐的成长道路上,他的要求有时严苛得近于粗暴。小至教导我们吃有吃相、站有站相,大至仁善礼俗、道德理想,还有“与人为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当年被父亲以这些“家规”训诫时不胜其烦,然而不知不觉中,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