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14630字。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时间:2019.03
  一、现代文阅读(1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王维的出现,实现了中国诗歌由质实向空灵的美丽转身。他以境为高,以逸为上,其诗也在意境上表现出高度的成熟。意境真正意义上的诞生,是在王维所在的盛唐。罗宗强先生在《唐诗小史》中反复说的“兴象玲珑”“玲珑淡泊、无迹可寻”,就是严羽早就说过的盛唐诗的基本特质,也是对王维诗之“空灵”的界定。如果说,意境创造真是诗歌的最高境界,那么王维的地位则是至高无上的。
  王维特别擅长捕捉和摄入那些瞬间闪灭而动态不息的光影,表现其玄幻的迷离美。王维的诗中,时明时灭的彩翠、合而复开的绿萍、转瞬即逝的夕阳、若隐若现的烟岚都是变动不居、空幻不实、美不胜收的。王维的最大本事,就是把大自然作为一种精妙语言而精妙运用,以自然静美的和谐来展现哲学超越,以最简约的形式来表现最华丰的诗意内涵,诗的喻旨宏深,充满了微妙的暗示,形成具有象征意味的分合有无、瞬间永恒、动静变常的境界。
  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几乎所有的哲人都十分关注人类自我救赎的问题。王维诗中思考与表现得最多的就是关于人生的终极关怀。王维最喜欢描写自然山水的自然状态(不管什么题材的诗中都喜欢出现景物描写),最喜欢描写落日(介于光明与黑暗之间),最喜欢描写秋天(介于夏天的热烈与冬天的肃杀之间)。通过这些描写,他演示或验证佛义禅理,探索宇宙人生与世态人情,表现人类所特有的超越有限而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和死亡、有限和无限的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他诗中所讨论与反映的哲学命题包括:现象与本质,规律与超验,个别与一般,宏观与微观,瞬间与永恒,以及有无生灭、动静变常等等。他的诗契合刹那永恒的本真之美,而让人于其中领悟到的不仅是大自然的物态天趣,而且是一种宇宙、人生、生命的哲理,是一种哲理化的禅悦的诗性情感。
  王维的诗,是盛唐盛世的特殊产物,充满了静气、清气、和气与灵气,形成其特有的闲适恬静、清秀空灵的美学境界。如果真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分的话,杜甫现实主义,李白浪漫主义,而王维似乎是象征主义的。王维是以诗来做人类终极关怀之思考的,其诗是哲学的诗,是诗的哲学。因此,读王维的诗是一种智性与审美的挑战。           (摘编自王志清《为什么说“盛世读王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王维的诗实现了由质实而空灵的美丽转身,风格空灵,意境上显出高度的成熟。
  B. 王维特别擅长以自然静美的和谐来表现具有象征意味和玄幻的迷离美的境界。
  C. 王维的诗有对人生的终极关怀,通过抽象表现佛义禅理,进行深远的哲理思考。
  D. 王维的诗充满了静气、清气、和气、灵气,具有象征主义风格,可谓哲学的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主要从境界、意旨两方面介绍了王维诗歌的特点,高度评价了王维的地位。
  B. 文章题为《为什么说“盛世读王维”》,所选部分重在阐发王维诗歌的特点。
  C. 文章重点分析了王维诗歌哲理化、禅悦的特点,是因为艺术形式高于思想内容。
  D. 文章先交代王维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接着细致分析其特色,最后进行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王维的诗可以说达到诗歌意境创造的最高境界,在这一方面他的地位可谓至高无上。
  B. 王维的诗在意境上表现出高度的成熟,是因其擅长捕捉、摄入闪灭不息的光影。
  C. 王维的诗表现出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思考,可以说是哲学的诗、诗的哲学。
  D. 读王维的诗是智性与审美的挑战,因其闲适恬静、清秀空灵,富于哲学思考。
  (二)小说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4~6题。
  马谡拒谏失街亭
  却说魏主曹睿令张郃为先锋,与司马懿一同征进;一面令辛毗、孙礼二人领兵五万,往助曹真。二人奉诏而去。且说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出关下寨,请先锋张郃至帐下曰:“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今必出军斜谷,来取郿城。若取郿城,必分兵两路,一军取箕谷矣。吾已发檄文,令子丹拒守郿城,若兵来不可出战;令孙礼、辛毗截住箕谷道口,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