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6680字。
小曹娥镇中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学习效果自我评估七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人:周琪盼 胡蓉蓉 审核人:俞桂娣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6页,有四个大题,20个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书写(4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21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4分)
经过一个月的语文旅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悟和体验。在光未然的《黄河颂》里,感受到黄河勇敢坚强的英雄气pò(①),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zhì(②)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xiǎn(③)为人知的为国献身的情怀。
(1)加点字“锲”的正确读音是(▲ )
A. qì B.qiè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pò ▲ ②zhì▲ ③xiǎn▲
2.古诗文填空。(10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
(2)▲,百般红紫斗芳菲。▲,惟解漫天作雪飞。
(3)独坐幽篁里,▲。
(4) 士别三日,▲。(《孙权劝学》)
(5)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的《逢入京使》)
(6)《木兰诗》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7)古往今来,诗人们以诗词的形式,歌咏祖国大好河山,赞颂爱国历史人物,表达对国家命运的牵挂,抒发个人报国之志,请写出与爱国题材有关的连续两句:▲,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字词。(4分)
(1)孰若孤▲ (2)但当涉猎▲
(3)赏赐百千强▲ (4)双兔傍地走▲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同样是回忆恩师,萧红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烘托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而诗人臧克家则以其澎湃凝练的语言展现了闻一多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时的巨人形象。
B、《孙权劝学》选自史学名著《资治通鉴》,这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木兰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颂,多次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这个故事的源头,就是选自《乐府诗集》的北朝民歌《木兰诗》
D、《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三、阅读(50分)
(一)(6分)
5.阅读下面选段,完成以下题目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
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1)语段文字选自名著《▲ 》,书中主人公追求的理想是▲(2分)
(2)选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和“连哭都哭不出来声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
(二)细水长流(17分)
蓝雪冰儿
①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的娃。也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不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②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