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2430字。

  2018年秋期高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今年我国新书品种的增速有所下降。但即使这样,我国年均出版图书依然超过 50 万种,其中新书超过 25 万种。就品种而言,我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出版大国。但与其 他文化领域一样,出版领域也存在“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出版业因此努着劲儿要加快改革、优化结构,尽快推出能够“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佳作。
  在这一大背景下,有种观点认为,中国图书品种已经够多了,当务之急是把总量降下来,把质量抓上去。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机械和僵化地理解这一观点,最终很可能图书品种降下来了,精品力作还是没见到。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认识我国图书品种的快速增长,理解其内在的原因和意义。
  对图书总量的认识只有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中去看,才能充分理解总量巨大的深刻意义。我国图书品种在 2013 年突破 37 万种,5 年内就达到了 50 多万种。这是这一时期我国出版业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的成果。拉长历史的视野,这 5 年图书品种的快速增加使我 国在历经 500 多年后重回世界第一出版大国的位置。
  一个国家图书品种与印数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通常而言,图书品种越多意味着文化科技发展越快,意味着人民文化需求越旺盛。据学者郑也夫研究,我国曾在1000 多年中持续保持图书品种世界第一的位置。但自 15 世纪中叶以来,我国图书品种增 长缓慢。1600 年,欧洲各国拥有的图书 125 万种,中国拥有图书 1.4 万种,前者是后者的 89 倍。1900 年,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西方的图书种类达 1125 万种,中国 12.6 万种,同样是 89 倍。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图书反映的是工业革命以来科技、政治、文化等领域 的新知,而我国图书还局限于传统的经史子集。中国用了 500 多年时间才重回世界图书种 类最多的位置,这一成就是近代以来几代中国知识分子和出版人不懈奋斗的结晶和改革开放伟大时代所创造的奇迹。
  每年 50 多万种图书看似不少,但就人均而言,我国图书无论是品种还是印数都不算多,一年 90 多亿册图书平均到 14 亿人头上,每人还不到 7 册,如果再去掉教材教辅等出版物,人均图书占有量就更少了。为了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理应大力鼓励创作、鼓励出版,加速知识文化在全社会的涌流与普及。为此,出版业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也要更快地发展自己。
  当然,50 多万种图书不可能本本都是精品,难免存在部分图书质量、品位低劣,但 是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否定 50 万种图书的巨大意义。总量多,是了不起的成就。我国出版业完全有能力在加速发展中实现结构优化。对此我们要有充分信心。出版业既要“有高 原”,也要“有高峰”。“高峰”和“高原”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高峰坐落于高原之上,高原之下是宽广厚重的根基。而高原和高峰都需要时间的沉淀,每年 50 多万种图书正是诞 生高峰之作的根基。
  (摘编自《人民日报》张贺《图书出版,要数量也要质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拉长历史的视野,近 5 年我国图书品种的突飞猛进是我国在历经 500 多年后重回世界第一出版大国的位置的根本原因。
  B. 一个国家图书品种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图书品种越多意味着文化科技发展越快、人民文化需求就越旺盛。
  C. 中国用了 500 多年时间才重回世界图书种类最多的位置,这一成就是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和出版人不懈奋斗的结晶。
  D. 50 多万种图书肯定有质量参差等问题,但总量多是了不起的成就,我国出版业完全有能力在加速发展中实现结构优化。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在论证中,先提出中国出版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再着重阐述我国图书“高数量”的内在原因和意义,重点突出。
  B. 文章主要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目的是指出我国图书出版与国外相比的巨大差距,明确我国图书出版发展方向。
  C. 文章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既肯定了“总量多,是了不起的成就”,又明确了“有数量也要有质量”的观点,论述严密。
  D. 文章从“有高原”、“无高峰”的中国出版业现状开头,以展望“有高原”“有高峰”出版业未来作结,结构整齐,思路清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版领域存在“有数量”“缺质量”等问题,出版业因而要着力加快改革、优化结构力争尽量尽快推出“高质量”的佳作。
  B. 在中国图书品种已经够多这一背景下,当务之急是把总量降下来,把质量抓上去,从而解决中国图书出版“缺高峰”的现状。
  C. 就人均而言,我国图书品种和印数都不算多。为了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理应大力鼓励创作、鼓励出版。
  D. 出版业不能离开“高数量”而空谈“高质量”,二者均需要时间的积累沉淀,每年50 多万种图书正是诞生高峰之作的基础。
  【答案】1. D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寻找夏绿蒂
  瑞•波恩
  夏绿蒂不见了。一夜间,母亲和我都开始紧张起来。
  夏绿蒂是谁?当然不是人了,她是一只巨大的母蜘蛛。每当路过厨房,一抬头就可以看见她的倩影。她的那张“天网”大得惊人,上面沾着各种小虫子,大都是烦人的蚊子和苍蝇。夏绿蒂胃口好,吃嘛嘛香,而且除了“这里最大的蜘蛛”这点值得骄傲外,她也深知“竭泽而渔不如退而结网”的道理,每天都安安心心纺线织网。白天在房檐下小憩,等暮色四合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