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770个字。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诗歌,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用心揣摩诗的内容和情感。  
  3.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难点: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诗中的形象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示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5分钟)  
  自学指导一:阅读作者及作品常识,帮助理解诗意。
  陈子昂(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自幼具有豪侠浪漫的性格。少年时代曾闭门读书,遍览经史百家,树立了远大的政治抱负。24岁举进士,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他曾在26岁、36岁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军事问题提出过一些有远见的建议。38岁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他的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有《陈伯玉集》。  
  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犯边,武后派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出征,陈子昂随军参谋第二次来到边塞。武攸宜亲贵出身,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反遭贬斥,降为军曹,因而抑郁不得志。蓟丘是春秋时燕的旧都,燕昭王姬平曾在这里修碣石宫,筑黄金台,卑身厚币以招天下贤豪之士,乐毅、邹衍、剧辛等人先后到燕,助昭王大败齐国,称雄一时。  
  二、美读诗歌(10分钟)
  自学指导二:朗读指导:学习古诗词,重在读。首先是要学会“吟读”,即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其次是“译读”,即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像,来探求和再现诗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第三是“背读”,即在理解诗歌内容及层次的基础上背诵。第四是“说读”,即扩展诗意,对诗人说话,品味鉴赏,用新的语言形式再创意。  
  a.出声朗读,读准字音。  
  b.细读,校准节奏。  
  c.精读,悟出重音。  
  d.品读,读出声调。  
  e.诵读,定准基调。  
  自学检测一:给下列汉字注音并解释其义。  
  怆()涕()  
  三、研讨诗歌(15分钟)
  自学指导三:读诗并思考:
  1.结合作者写作的背景,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与“来者”应该是哪一类人?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