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1道题,约7470个字。
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深恶痛疾鲜(xiǎn)为人知迥(jiǒng)乎不同通宵达旦
B、妇儒皆知气冲斗(dǒu)牛警报迭(dié)起马革裹尸
C、不以为然目不窥(kuī)园慷慨(kǎi)淋漓鞠恭尽瘁
D、铤而走险锲(qì)而不舍兀兀(wù)穷年家喻户晓
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2分)
A. 他品学兼优,时时以集体利益为重,处处为他人着想,被评“校园之星”是当之无愧的。
B. 执着是锲而不舍,是持之以恒,是一曲催人奋进的歌。
C. 眼前这绚丽缤纷的美好春景,真使人扑朔迷离,应接不暇。
D. 西方一些媒体对拉萨事件的报道与事实真相迥乎不同,严重脱离了新闻媒介的基本道德,真是令人遗憾。
3.名句默写。(8分)
(1) 《木兰诗》中表现战士苦寒生活的诗句是: , 。
(2) 《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3)《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4) 《竹里馆》中渲染竹林清幽,恬静的环境,表现了诗人安闲自得的生活雅致的句子:,。
4.仿照例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分句。(4分)
例句: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境;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
感谢,因为他;
感谢,因为他。
5.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B.《回忆鲁迅先生》中鲁迅的原名是周树人,《朝花夕拾》是他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C.《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作家都德,他的代表作还有《小东西》,《柏林之围》。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后人把《木兰诗》和《敕勒歌》合称为“乐府双璧”。
6.名著阅读。(4分)
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他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磕磕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
(1)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
(2)B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6分)
材料一
①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③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材料二
①在福州特有的“拗九节”来临前夕,为了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福州市妇联、鼓楼区妇联等联合举行了以“福享拗九粥、孝情暖万家”为主题的拗九节活动。
②焦作市博爱县在端午节前夕,为百位寿星老人举办“敬孝心”活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