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1道题,约12270个字。
桐乡市六校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八年级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四大题,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按各题要求将答案写在语文答题卷上。
一、语文知识积累(19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美哉桐乡,人文渊薮。人杰地灵,名家辈出。吕留良傲骨zhēng zhēng ▲▲,正气洒人间;沈雁冰文坛奇葩,文章著精神。子恺漫画,寥寥数笔,意蕴跃然纸上;君陶书画,挥毫泼墨,彰显中国风韵。此皆名光桑zǐ ▲,气若芝兰者也。历史璀càn ▲之明星,光耀桐乡之文明。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溯洄从之,道阻且右。▲,▲。(《蒹葭》)
(2)某高校一博士10年来都泡在实验室,不看“朋友圈”,结果遭遇电信诈骗,部分网友调侃女博士是“▲,▲”(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书呆子,如此看待心无旁骛、潜心研究的优秀科研人员是有失公允的。
(3)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的景色或波澜壮阔,或秀丽清新。孟浩然领略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后心生出仕渴望;柳宗元被贬永州,探山访水,偶遇小石潭,却因为其周边环境“▲,▲”的氛围,心中苦闷并未稍解。
3.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4分)
⑴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回延安》选自《贺敬之诗选》,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诗歌采用了西北地区的“秦腔”的形式创作而成。
B.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C. 《小石潭记》是宋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表现手法与“赋、比、兴”三种诗歌形式。
⑵请根据对联知识,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上联“冬尽梅花点点”最恰当的下联(▲)(2分)
A.万户栖柳依依B.千家喜气洋洋C.春回爆竹声声D.春来微风缕缕
4.阅读名著《傅雷家书》节选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好孩子,安安静静地准备出国罢。一切零星小事都要想周到,别怕天热,贪懒,一切事情都要做得妥帖。行前必须把带去的衣服什物记在“小手册”上,把留京及寄沪的东西写一清帐。想念我们的时候,看看照相簿。为什么写信如此简单呢?要是我,一定把到京时罗君来接及到团以后的情节描写一番,即使借此练练文字也是好的。近来你很多地方像你妈妈,使我很高兴。但办事认真一点,却望你像我。最要紧,不能怕烦!
①从上面节选文字中,你可以读出一个怎样的傅雷?(2分)
▲。
②选文是洋溢着父子深情的家书,耐人寻味,深切感人。和一般的讲道理的文章比较,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2分)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一)迎着风,一顶草帽(10分)
李丹崖
①一顶金黄的草帽,是父亲刚从集市上买来的,还带着干燥的草香。
②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尤其是在夜晚露天的打麦场上,我们一家人吃过了饭,聚集到这里,一边看守麦子,一边聊天,望着满天眨眼的星光,一盏茶工夫,我就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天光大亮,口水溢湿了父亲的草帽,抖一抖,像荷叶上的水珠。
③白天的草帽多半属于父亲,父亲要么用它来遮挡毒辣的阳光,要么用它来遮挡被风吹散的麦糠。所以,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草帽里总有淡淡的麦香,那是收获的气息。
④一场活忙下来,那草帽,就属于我了,我把它连同叔叔的那一顶扣在一起,“砰——哐哐,砰——哐哐……”两顶草帽,像乐器中的铙儿一样碰在一起,草帽相撞哪里会有声音?那声音,是农场上闲下来的父亲的杰作,父亲,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优秀的配乐大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