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2道题,约11940个字。

  石景山区2019年初三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
  语文试卷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五月是我校的“行为规范月”,各年级都将以“习惯养成”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作为初三年级的学长,请你参与初一年级的筹备工作,完成以下任务。(共16分)
  1.在准备启动仪式的发言稿时,主持人遇到了有关字词的问题,请为他提供帮助,完成⑴–⑵题。(共4分)
  好习惯对人意义深远,但习惯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方能成功。关于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人们有很多①。古人曾说:“不积跬步,无以②千里。”以此告诫后人:行程千里,都是从一步一步开始。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有良好的行为并长期坚持,形成自然。“好习惯,益终身”,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⑴给加点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锲(qiè)而不舍“惯”字的第二笔是:竖
  B.锲(qì)而不舍“惯”字的第二笔是:点
  C.锲(qiè)而不舍“惯”字的第六笔是:竖
  D.锲(qì)而不舍“惯”字的第六笔是:横
  ⑵结合语境,在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和汉字,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真知灼见②致B.①真知灼见②至
  C.①远见卓识②至D.①远见卓识②致
  2.一班同学正在制作展板,说明名人的成就与习惯之间的关系,请帮助他们完善展板,完成⑴–⑶题。(共6分)

  【甲】 他少年时发愤读书,日夜苦读,每每只在傍晚才吃一点东西,常常合衣而睡。在经年累月的刻苦学习中,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并以古仁人为榜样,立下造福天下的志向。他一生政绩卓著,晓畅军事,是北宋的一代名臣。此外,他在文坛也享有盛誉,有【丙】传世。

  【乙】 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在创作【丁】《龙须沟》等小说和戏剧时,为了更好地展现老北京独特的风土人情,走路、吃饭都在思考,常常为了一个字绞尽脑汁。他还给自己规定每天写4000字,完不成决不收工。他的生活极有规律,简直像个陀螺,而写作是其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⑴在展板【甲】【乙】两处依次标注出姓名。(2分)
  【甲】:【乙】:
  ⑵在展板【丙】【丁】两处依次补充作品,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丙】《范文正公集》【丁】《彷徨》
  B.【丙】《天净沙•秋思》【丁】《屈原》
  C.【丙】《醉翁亭记》【丁】《骆驼祥子》
  D.【丙】《渔家傲•秋思》【丁】《四世同堂》
  ⑶展板的最后一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
  修改:
  3.二班同学针对大家希望提高写作能力的愿望,准备用一段文字探究写作与习惯的关系。请你参与材料的搜集整理,完成⑴–⑵题。(共4分)
  契诃夫喜欢通过描摹人物的“习惯”来描写人。他塑造的木匠叶里扎洛夫最能体现这一特色。“他判断每个人和每样东西的时候总是从结实着眼:看看是不是需要修理。他在饭桌边坐下来以前,先试了好几把椅子,看它们结实不结实。”契诃夫就是这样来写人的,他笔下的人大都囿于自己的生活,【甲】,周围的世界一片黑暗。契诃夫就站在黑暗中,凝视着他们的愚蠢和精明、他们的忧愁和恐慌、他们的坏心眼和好心肠。他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多是自然之作【乙】习惯之举。
  ⑴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内容,将契诃夫的背景资料补充完整。(2分)
  契诃夫是①国短篇小说巨匠,他塑造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成为了②的代名词。
  ⑵在文段【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语句和标点,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仿佛处在只有烛光能照见的那一小片光影之中【乙】逗号
  B.【甲】仿佛在空白的画卷中涂抹绚烂的色彩【乙】顿号
  C.【甲】仿佛在空白的画卷中涂抹绚烂的色彩【乙】逗号
  D.【甲】仿佛处在只有烛光能照见的那一小片光影之中【乙】顿号
  4.三班同学通过探究书法与人品性之间的关系,希望同学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性。他们选取了四幅书法作品进行说明,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陶渊明《拟古九首帖》 李白《上阳台帖》

  颜真卿《多宝塔碑》(拓本) 毛泽东《七律•长征》
  A.从《拟古九首帖》方正古拙的行楷中,得以窥见魏晋文人身上的洒脱风韵。
  B.从《上阳台帖》苍劲挺秀的行书中,能够体味李白恃才放旷的豪情与孤傲。
  C.从《多宝塔碑》骨力遒劲的楷书中,仿佛目睹颜真卿刚直不屈的铮铮铁骨。
  D.从《七律•长征》豪迈开张的草书中,可以感受一代伟人指点江山的气概。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诗文积累(共3分)
  5.默写。(共3分)
  ⑴困于心,,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分)
  ⑵双兔傍地走,?(《木兰诗》)(1分)
  (二)阅读下面诗词,完成6–8题。(共6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6.关于这首词的创作年代无确切记载,结合词中抒发的情感和下面【链接材料】,推测这首词创作于南渡前还是南渡后,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链接材料】
  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在建炎(宋高宗的年号)中,外界传言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用文玩勾通金国,为了辨明“馈璧北朝”之诬,李清照追随宋高宗行踪,乘舟渡海,历尽波涛之险。南渡以前,李清照足迹不出闺门;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
  答:
  7.李清照的诗词以婉约细腻为主,但《渔家傲》这首词却雄奇奔放,体现了诗人创作风格的多样化。下面四组诗(词)句中,也能体现出诗人创作风格多样化的一项是(2分)
  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