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0930字。
  2018-2019学年河南驻马店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千百年来,人类的发展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离开生态环境的支撑,发展就成了、无本之木。
  小目标也好,大远景也罢,“美丽中国”始终是的关键词。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得以基本实现。用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来看,美好的生态环境皆建立于良好的生态观之上。青年,青春使命在肩。
  庄子在《齐物论》中有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中华传统文化中,便有着哲理般的生态文明思想。及至新时代澎湃而至,更多人意识到,(        ),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
  攻坚治污也好,环保问责也罢,事后治理总不如事前。如果青年能扛起环保责任、坚守生态理念,欠债再多总能还清,路阻且长也总能抵达终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米之炊理所当然义不容辞未雨绸缪
  B.无米之炊首当其冲义不容辞未雨绸缪
  C.无源之水理所当然责无旁贷防患未然
  D.无源之水首当其冲责无旁贷防患未然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
  B.物质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
  C.人类未来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
  D.人类未来离不开物质文明建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第二架试飞飞机转场东营试飞基地,中国商飞公司正式开启C919大型客机“1+M+N”多机场、多区域协同试飞模式同时进行。
  B.对乌拉圭队的进攻,法国队已经做好了打困难仗的准备,德尚说:“比赛中,我们必须要有耐心;对于明天的比赛,我们充满了信心。”
  C.40年改革开放既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中国与亚洲、世界的关系,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引领者。
  D.黑莉于2018年6月19日宣布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随后表示,美国空出的席位将由其他国家填补。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度,保持着孔子学说理性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们崇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格特征。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又比如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透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这是说到关键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