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3050字。
2019年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Ⅰ、Ⅱ卷的答案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请按题号位置,在规定区域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一、(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
我们初学为文,一看题目,便觉一片空虚,搔首踟蹰,不知如何落笔。感觉文思枯塞难以为继, ① 搜索枯肠,敷衍成篇,自己也觉得内容贫乏索然寡味。有人认为这是腹笥太俭之过,疗治之方是多读书。经过这个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提起笔来,对于什么都有意见,而且触类旁通,波澜壮阔,有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逸出题外而莫知所届,有时 ② 而轻重倒置,洋洋洒洒,拉拉杂杂。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个阶段的症象。须知弊帚究竟不值珍视,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的加以削删。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所谓“绚烂之极趋于平淡”,就是这种 ③ 。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踟蹰(chí) 枯塞(sè)敷衍(fú) B.腹笥(sì)一事未竟(jìng)莫知所届(jiè)
C.症象(zhēng)扼要(é) 削删(xuē) D.弊帚(bì) 芟除(yì) 绚烂(làn)
2.依次填入文中①②③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即或 旁征博引 境界 B.或者 旁征博引 境况
C.即或 信口开河 境界 D.或者 信口开河 境况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乡村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而这个家园人一住就是五千多年,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差不多孕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
B.“金鸡报春”“繁花似锦”等独具特色的灯组将蓟州古城装扮得格外喜庆靓丽,元宵节当晚的赏灯人数超过10万多人。
C.对于热爱阅读的人来说,重要的是文字的力量而非书本的重量,相比阅读的收获,便携与否到目前为止好像还不是读者最需要考虑的因素。
D.城乡居民的身份平等将是户籍改革的最终目标,户籍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逐步改善社会管理职能,破除二元结构,逐步取消农村户口十分重要。
4.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志》《柳河东集》《边城》的作者分别是陈寿、柳宗元、沈从文。
B.“庠序”“太学”“国子监”分别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古代的国立大学、古代的中央官学。
C.《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史书、纪传体史书、国别体史书。
D.《唐吉诃德》《双城记》《巴黎圣母院》三部小说的主要人物分别是桑丘•潘沙、马内特、卡西莫多。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大约进入21世纪以后,技术早已不再是社会发展的“工具”和“手段”,而成为人类自己为自己制造出的一个强大对手。自从Alpha Go与Alpha Zero相继诞生,人们开始对于技术的自我增长产生了普遍的恐惧。人工智能——人的这个创造物战胜人的神话正在从科幻小说中走出来,变为现实,哲学家也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科学技术的挑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