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6张。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4《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课件《五猖会》,来自一线教师的作品,含教学设计一份。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猖会》教学设计
(清远盛兴中英文学校   张建刚)
教学目标:
1、  认识了解封建家长制,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扼杀。
2、  了解鲁迅《朝花夕拾》散文集的特点,风格内容。
3、  先扬后抑的写法以及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目标1,难点是目标2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入:
由几副庙会的图片导入,问你们去看过庙会么?(投影)
二、整体感知:
1、  认识作者:先由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鲁迅的情况介绍,老师补充(投影)。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出生于破落士大夫家庭。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 
鲁迅的回忆散文收于《朝花夕拾》集中。散文较多地继承了传统散文的特点,写人记事均于平淡质朴的笔墨间蕴藉着深邃的思想,而且在对旧日情怀的回顾时,还常常发表议论,抒发对现状的某些不满之情。
《朝花夕拾》: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初中学过《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朝花夕拾》目录:小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