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400字。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文说明 解题指导 教学建议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文说明
一 课文题目
“千篇一律”指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千变万化”指艺术创作中的变化。“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是说在时间的持续、空间的持续或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
本文以介绍建筑创作为主要内容。建筑是时空艺术。“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指在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建筑创作的重复与变化。重复与变化相互矛盾,相互统一。如果只强调重复,作品往往毫无二致;只注重变化,作品又往往杂乱无章。一个成功的建筑创作则是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体。
副标题中出现了“通感”一词,这里不是修辞格意义上的“移用”“移觉”,而是事物间具有共性或共同特点的创作在人的认识上的一致反映。“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即音乐、绘画、建筑创作都追求在时间持续或时间与空间综合持续中的重复与变化。
二 课文内容
本文可分三个部分。第1段是第一部分,指出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创作上的重复与变化尤为重要。第2段至第7段是第二部分,举例介绍音乐艺术、舞台艺术、绘画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的特点。第8段至16段是第三部分,举例介绍建筑创作的重复与变化的特点,还指出当前城市建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1段应视为理解全文的“纲”,包括以下几个意思:①艺术创作既要有重复,又要有变化;②作品的“持续性”包括三种:一种是时间的持续,一种是空间的持续,一种是时间、空间综合的持续。之所以是时间、空间综合的持续,是因为作品在时间转移的持续中出现了观赏者的参与,便同时产生了空间的持续;③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重复和变化特别重要。
第2、3段明确指出:“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也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而第2段侧重从乐曲的乐句、乐段的重复让读者领会乐曲的整体美。第3段则以“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为例,把主题与变奏的辩证统一关系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
第4段强调舞台艺术(指与音乐分不开的舞台艺术)是时间、空间综合持续的艺术创作。观众又看又听,在舞蹈动作和音乐旋律的重复与变化中得到美的陶冶。
由第5段可以得知,绘画艺术有时也是时间、空间综合持续的艺术创作。第6段介绍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强调“它的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很长的‘持续性’”“在重复之中同时还闪烁着无穷的变化”;第7段介绍李公麟的《放牧图》时,指出“就像一首乐曲,用‘骑’和‘马’分成几个‘主题’和‘变奏’的‘乐章’”。虽是不同内容的绘画作品,但读者不难体会出,在时间与空间的不断持续中,绘画创作在重复中的变化。各门类艺术在某些方面往往是相通的,这种重复中的变化与音乐中主题与变奏的变化关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