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20个字。

  课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备课项目 设计区域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 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跟其它的议论文体一样,作者的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能以独到的见解说服读者。换句话说,就文体而言,抽象概括居多,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从抽象的语言形式中去探求立论的种种个别,从这一点出发,便可以启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团体的交流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2.教学重点
  (1)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实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
  学情分析
  学生对议论文知之甚少,但能够利用工具书解决生疏字词。
  1.学生基本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格物致知中孕育的道理。。
  2.在理解文中关于“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等富含哲理的语句上,发表即席讲话及练笔上存在问题,教学中注意使用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策略。
  教学目标
  1. 学生自觉运用工具书,积累掌握注释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字词(根深蒂固、持之以恒、袖手旁观)的音、形、义。
  2.通过朗读读训练,了解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实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组内交流发表即席讲话,在练笔训练中,能够采用论点,论据充分,有理有据。
  4.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构建动场:
  最近几年有几件事大家议论纷纷,北大学子卖猪肉就是其中一件,国外的许多专家也反映中国的学生只会死读书,不会探索、不会创新,是不是这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学习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