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70字。

  高中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声声慢》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诵和意象解读,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词句分析,掌握本词的艺术手法。
  【学习重点】
  1、分析淡酒、过雁、黄花、梧桐等意象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析本词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
  【学习难点】
  1、对意象“雁”的理解。
  2、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抒发感情的不同层次。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启发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是为谁写的对联?
  明确:李清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她晚年的一首词《声声慢》。
  二、展示目标
  1、通过朗诵和意象解读,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词句分析,掌握本词的艺术手法。
  三、检查预习
  (1)预习评价。
  (2)解释划线词义:
  乍暖还寒:仍旧;
  这次第:光景、情形;
  如今有谁堪摘:能、可以。
  (3)朗诵。
  通过朗诵,检查同学对全词情感的把握如何。
  朗诵指导。
  四、整体把握
  阅读时思考:词人是采用什么抒情方式抒发情感的?
  明确: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
  五、赏析词句
  (1)赏析借景抒情的词句。
  融入词人情感的景物叫意象。
  找出词人主要运用哪些意象抒发愁情的?
  主要运用了: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赏析上阕中借景抒情的词句。
  学生预习问题反馈:
  1、为什么词人认为酒是“淡酒”?
  2、看到过雁勾起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问题一由同学单独思考解决。问题二有难度,小组讨论完成。
  问题一明确:
  言酒“淡”,其实是说愁“浓”, 以酒“淡”衬愁“浓”。我们想象李清照此时喝酒的情景,她喝的是闷酒。和当年吟诗饮酒的情景对照,此时是多么凄凉、孤独。
  问题二明确:
  “鸿雁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一剪梅》中有“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