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14790个字。
2019年厦门市初中总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
1.全卷分三个部分,共23题;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一)语言积累(12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悠哉悠哉,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4)______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8)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9)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用春景比喻冬景,写出大雪骤降之壮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辗转反侧(2). 山岛竦峙(3). 闲来垂钓碧溪上(4). 俄顷风定云墨色(5). 到乡翻似烂柯人(6). 衡阳雁去无留意(7). 学诗谩有惊人句(8). 逝者如斯夫(9). 入则无法家拂士(10). 不求闻达于诸侯(11). 忽如一夜春风来(12). 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
【详解】本题为名篇名句默写,要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应该熟记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默写中注意不能添字、漏字、错字,顺序颠倒等现象。注意“辗转”“衡”“谩”“拂”的正确书写。
(二)语言运用(8分)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其主要表现手法是风、雅、颂。
B. 《变色龙》《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作品。
C. 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写于抗战时期,表达了深沉的家国情怀。
D. 《礼记》《孟子》《列子》《淮南子》均为战国时期的儒家经典论著。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B.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作的传记文章,节选自《三作家》。C.正确。D.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列御寇所著。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自古以来,在诗文中,秋天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萧瑟①(A sè B shè),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虽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也不像,却也别有一番(甲)(A 一次B一种)滋味:刘禹锡偏爱“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气,林语堂欣赏秋天里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郁达夫钟(乙)(A聚集B深厚)情蓝色或白色牵牛花底几根疏疏落落的秋草,史铁生难忘烂漫热烈泼泼洒洒的北海菊花,林清玄向往的却是秋日薄②(A báo B bó )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
(1)为文中①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2)为文中甲乙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只填序号。
(3)请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将句子补充。
【答案】(1)①A ②B
(2)甲B 乙A
(3)示例:夏天的炎烈迫人;冬天的凛冽枯槁(枯槁凋零)
【解析】
【详解】(1)萧瑟,读音为xiāo sè,,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形容环境冷清、凄凉。薄暮,bó mù释义:①指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②比喻人之将老,暮年。
(2)考查词语理解。“一番滋味”指“一种滋味”;钟情,是指感情专注,常指爱情。“钟”的意思是“聚集”。
(3)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注意例句中的句式,主语为“秋”,仿写时可用“春夏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