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9道题,约7960个字。

  北京市文汇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9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答题纸、作文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基础综合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一(3)题。(共6分)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唐宋,盛于清代,元代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通常用驴皮或者牛皮精雕细琢,粉彩饰色,做成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颇具乡土气息。皮影戏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声腔不同而多种多样。
  皮影戏不比端庄典雅的京剧,①;也不比宛转悠扬的越剧,②。但它却是各阶层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形式之一。清末民初,皮影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造型制作、演技唱腔等方面,都达到了巅峰。当时,豪门望族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为荣,民间乡镇,皮影戏班也比比皆是。每每表演开始时,台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幕布上大片的山水花鸟竟是活的,云能飘,水能流,鸟能叫,山光水色,美不胜收。更新奇的是,人物能吸烟,吐出的烟圈袅袅升起;猴子能吃桃,咬下的半块桃子清晰可见。2011 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濒临灭绝的皮影戏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1)对填写在横线处的词语和加点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项是(2分)。
  A.渊远流长“花”字的第六笔是竖弯钩
  B.源远流长“花”字的第六笔是撇
  C.源远流长“花”字的第六笔是竖弯钩
  D.渊远流长“花”字的第六笔是撇
  (2)文中横线①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①雍容华美②粗犷高亢
  B.①朴实无华②婀娜情长
  C.①雍容华美②婀娜情长
  D.①朴实无华②粗犷高亢
  (3)根据文段内容,下列对联能够表现皮影艺术的一项是(2分)
  A.六朝纸鹤随风舞,双手银线把情牵。
  B.双手剪出龙飞凤,一帖更见日月明。
  C.千种声响惊宾客,万般变化绝古今。
  D.车水马龙光树彩,衣冠人物皮成形。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 (2)题。(共4分)
  ①“这可能是张艺谋迄今为止最令人惊艳的电影”,“将阴阳美学推向了国际”……②张艺谋的最新电影作品“影”一出,便收获了极高的赞誉。③这赞誉,首先源于演技在线。④五影帝一视后,再加上一众人气演员,本身就使得电影极具话题性。⑤其次也源于冷冽决绝的故事氛围。⑥时局纷乱,群敌环伺,水墨江山,刚烈隐忍,阴阳八卦,衣袂攒动,情节反转,堪称绝伦。⑦凌厉如刃的琴声,瑟声和萧声,绵绵雨中弹起的竹竿和旋转的钢伞,东方美学尽被装载进了一帧帧画卷中。⑧视觉艺术大师张艺谋,再次用克制恢弘的黑白灰惊艳了世界。⑨“我的作品,从一开始就讲究形式感的张扬。”张艺谋说:“这部电影也一样,它的黑白泼墨风是非常具有形式感的,我喜欢这种原创的形式感。”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fèn  zài
  B.fèn  zǎi
  C.fēn  zài
  D.fēn  zǎi
  (2)文段中标点符号没有错误的一句是(2分)
  A.①B.②C.⑦D.⑨
  3.下面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现代诗选段。请研读并判断此选段描述的是哪位古代诗人。(2分)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①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注释:①[杜二]杜甫
  A. 王维B.李白C.陆游D.岑参
  4.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观察下面这幅端午节标识粽子图片,请你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写一段说明性文字。
  (不超过90字)(3分)
  答:
  1.(1)B(2)C(3)D
  2.(1)C(2)A
  3.B
  4.若要介绍传统节日,需要掌握传统节日的时间、来源、习俗等。例如介绍端午节,不仅要记住端午节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五,而且要了解端午节源于屈原的传说,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答案(示例)图案的主体外形像个粽子,上部又像一个人坐在船上,手握着桨在划船。说明端午节主要活动是赛龙舟、吃粽子。主体部分下面是三个汉字“端午节”。
  古诗默写
  二、古诗文阅读(共21分)
  (一)默写。(共9分)
  5.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朱自清(《春》)(1分)
  6.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1分)
  7. 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分)
  8.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2分)
  9.在《论语》中,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分)
  10. 我们在欣赏诗歌时经常会看到“意象”这个词。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比如“月”,就是古代诗人非常喜欢的意象,诗人们用它来表达思乡之情,如:①,。也有用它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美好祝愿,如:②,。(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