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评、文言文翻译)2019届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2019.5) 高三语文(附:试卷+答题卡+参考答案)
│2019盐城三模(高三语文)·下水作文.doc
│2019盐城三模(高三语文)·附:同类作文考题(“归属感”)赏析1:2017常州一模.doc
│2019盐城三模(高三语文)·附:同类作文考题(“归属感”)赏析2:2017南京高二统测.doc
│2019盐城三模(高三语文)·附:同类作文考题(“归属感”)赏析3:2017南京一模.doc
│2019盐城三模(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doc
│2019盐城三模(高三语文)·细说怎样理解和表达2019盐城三模作文的“认同感”.doc
│2019盐城三模(高三语文)·作文“认同感”三山讲评.doc
│2019盐城三模(高三语文)·作文“认同感”三山解读.doc
└─附:2019盐城三模(高三语文)·答案+试卷+答题卡
((Ⅰ卷)答题卡)2019届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2019.5) 高三语文.pdf
((Ⅰ卷)试题)2019届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2019.5) 高三语文.pdf
((Ⅱ卷)答题卡)2019届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2019.5) 高三语文.pdf
((Ⅱ卷)试卷)2019届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2019.5) 高三语文.pdf
(参考答案)2019届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2019.5) 高三语文.pdf
2019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20190509)
语文 试 题 作文(同类试题赏析[2017常州一模])
原创: 陈可人 钟楼语文(20170305)
【原题重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我们所处的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包容,然而特立独行要承受压力,在群体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塑造成他人希望的样子,甚至抛弃是非去换取归属感。
【详解详析】
材料从人文主题上看是讨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当今包容的时代前提下,特立独行的人层出不穷,这些人在光鲜潇洒的背后,受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低调地混迹于人群中,不惜迎合群体,改变自我,甚至放下是非,以乡愿处事。
题目贴合时代,直面矛盾,有一定的思辨价值。同时,指向性较为明显,用“甚至”递进一层,引导考生选择坚持独立思考,追求自我个性的角度来立意,从阅卷情况看来,几乎没有偏离材料的现象。
学生围绕群体的要求和个体的独立之间的矛盾,大致从四个方面立论:
•坚持自我,反抗群体意志;
•离群索居,逃避群体意志;
•改造众生,引领群体意志;
•合理从众,融入群体意志。
四种立意都有合理之处,其中选择第一种和第四种的学生最多。
集中的问题是对几个核心概念的理解有失偏颇。
首先是对“归属感”的理解,学生普遍对其做出了功利性的解读,比如认为这是趋炎附势,为了私利;或是为了立足社会,生活所迫;还有说是为了成功而积累人脉。其实归属感有其非功利性,它是人的本质需求,即被群体接纳的需求,这是从人的本能和“类”的本质生发而来。仅仅把归属感理解为低俗的利益需求,则文章没有“两难”,只能偏于一端,难得佳作。
其次是对“压力”的理解,学生往往把压力看做不被群体接纳,或遭到迫害,或是无法获得社会资源。这些理解都有现实依据,但还不够全面,如亲人的期待,身份的
……
2019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20190509)
语文 试 题 作文(细说怎样理解和表达2019盐城三模作文的“认同感”)
原创: 金中陆老师 钟楼语文(20190512)
【原题重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认同感,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许多人都在不断地寻找认同感——对个体、对国家、对制度、对文化……
【详解详解】
一要理解准 二要表达好
今年各地模考卷作文试题基本都在模仿近两年的江苏考题“语言”和“车”,在材料中给出核心概念。选择一个名词,套用高考题的语言方式,来几句发散,自然是很便当的。但要知道,去年江苏高考题只是在一片主旋律试题中稍显文艺,在语言组织和话题控制上并不算典范。真正有启发性的是上海卷试题:
2018年上海卷作文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身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
试题材料中虽然也有核心概念,但这个概念不是一个词语。除了像“车”这样的实体名词外,脱离语境的词语往往具有多种引申义,比如“语言”,就是个太过宽泛的概念。“被需要”的心态,是一种心理状态,类似科学术语,内涵和外延都比较清晰,而且“被需要”三个字也很平实,能引发具体感受,便于理解概念和构思文章。
“认同感”也是一个心理领域的概念。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盐城三模卷在概念选择上是追步了上海卷的。但是在语言组织上,有其粗糙之处。
“认同感”相较“被需要”,更为抽象,必须加以解释。但是,材料对这一点的处理显然是草率的,因为第一句话看似名词解释,其实只是百度知道上的一个回答,并不具有权威性。
仔细推敲这所谓的解释语,有效信息也很少。
“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是想说让自己感到“认同感”的对象,这一点虽然对于名词解释是必要的,但材料第二句话说的就是对象,两处对象的表达重复了。
“有用或有价值”,也是重复,“价值”包括实用价值。
……
2019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20190509)
语文 试 题 作文(盐城市三模下水作文)
原创: 三山语文
【三山心语】
所谓“下水作文”,就是把写作比作游泳,要教会别人游泳,教者自己必须会游泳;教者会游泳,也不能只站在岸上指挥,要教运动员游泳,教练必先下水示范,“下水作文”也由此引申过来。表示老师与同学一样,也在写作文。老师就是教练,光有理论不行,还得亲自实践。
当然,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语文老师大多懒得去动笔,一可能是怕去绞尽脑汁,二可能是爱面子的心理,我写的作文,要是不咋地,甚至还没有学生写的好,那不是很没面子吗?确实是这样,但是我们不妨突破这个心理障碍,勇敢地拿起笔,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或许久而久之,也能有新的收获。再说,也没有哪位教练员成绩超过自己的弟子的,不是吗?
自信一点,不“逼”一下自己,或许不知道自己多么优秀!
【作文在线】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认同感,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的判断和评估。许多人都在不断地寻找认同感——对个体、对国家、对制度、对文化……
【玲丽解题】一个人一辈子都在寻找认同感,自我的认同感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小时候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上学时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同,工作了希望得到领导的认同,结婚了希望得到爱人的认同,年老了希望得到子女的认同。
这次发现平时积累的素材可能都用不上了,怎么办呢?议论文根本很难下手。记叙文故事好讲,写一个人寻找认同感的过程。我还是擅长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写自己的理解,这和个人经历、感悟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如果能写出自己的感悟、心迹,我觉得就很好。前两天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很有感触,是一位女教师写的几封信,分别是写给自己的父母、孩子和爱人、学生等的七封信,当时深有感触,感同身受。看到这个作文题立刻想起那位女教师,其实她不就是想得到亲人、单位、社会的理解与认同吗?大家的理解与认同是对她工作的莫大的鼓励,其实每个人不都是这样吗?生活那么辛苦,工作那么累,人生的道路漫长,如果一直得不到认同感,那么生活工作还怎么继续呢?所以这次我想要用写信的方式书写自己心中的感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