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小题,约7760字。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关关雎鸠,□□□□。□□□□,君子好逑。(《诗经??关鸠》)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3.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富贵不能淫》)
4.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5.《木兰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不远万里,跨越雄关险隘,迅速急迫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6.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推己及人,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深挚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出诗人经历仕宦浮沉、世事变迁后的豁达胸襟,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这一千古名句是:□□□□□□□,□□□□□□□。
8.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真切地表达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其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本文选自《左传》,是 家经典。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 (人名)所作。(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又何间焉( ) (2)战则请从( )
(3)小大之狱( ) (4)望其旗靡( )
11.文章第一段中在进见庄公之前,你就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曹刿?曹刿进见鲁庄公谈到战前准备应关注什么问题?(2分)
12.在激烈的作战过程中,曹刿和鲁庄公各自发挥了什么优点,使得鲁国最终取胜?(2分)
13.齐鲁长勺之战,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但作者却有取有舍,说说本文详写了哪些内容?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①,行而不远。”又曰:“辞,达②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事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③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
(苏轼 《答谢民师书》)
【注释】①文:文饰。②达:表达清楚。③口与手者:口说和手写,即指语言和文字。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1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