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140个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记叙文的记叙顺序及作用练习
【知识梳理】
叙述方法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通常按叙述的先后顺序,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在文章中,不同的顺序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顺序是现代文阅读理解中的重要考点之一,尤其是插叙的考查频率最高,倒叙次之。
顺叙也称正叙,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它是记叙文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记叙方法。它又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重要、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采用倒叙,能增强文章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引人入胜,同时还可避免叙述呆板和结构单调。
插叙是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在不改变中心的前提下,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插入的内容去掉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插叙可以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入的内容是中心事件发展的有机环节,可放在篇中,也可放在篇末,但去掉后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插叙和补叙的区别:
①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②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③此外,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记叙顺序的作用:
顺叙:次序井然;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中心明确。
插叙:补充说明,充实内容;曲折情节,推动发展;突出形象,铺垫照应;突出中心,深化主题。
倒叙:变化结构,避免单调;造成悬念,引人入胜;表现中心,突出强调。
补叙:交代铺垫,引起下文;制造亮点,曲折情节;补充解释,完善结构。
【小结】
顺序及作用=判定顺序+内容概括+顺序作用(角度:顺序本身作用+文中作用)
【例题精讲】
娘
邵火焰
⑴村里人都说玉叶婶的八字好,一儿一女一枝花,乐乐呵呵赛菩萨。儿子在乡下,女儿嫁到了城里。玉叶婶嘴里说着“乐什么乐呀”,心理却喜滋滋的。但自从孙子虎虎出生后,乐固然是乐,可玉叶婶每天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
⑵虎虎两岁了,要多淘气有多淘气,一刻也不让人消停。不是要吃东西就是要喝水,不是要玩玩具就是要把尿。刚刚收拾干净的屋子,一会儿就被他搞得一片狼藉。有时吵着要看电视里的动画片,有时非要奶奶带到外面去玩,到了外面不想走路又要人抱着。到了午睡的点上,不在旁边唱上至少半个小时的摇篮曲,他是不会闭上眼睛的。这小家伙脾气还挺大,稍不如意就又哭又闹。儿子儿媳都在村办工厂上班,每天很忙。玉叶婶除了带孙子外,还要负责一家人一日三餐的饮食,以及衣服的洗晒。一天到晚,玉叶婶几乎没有安宁过。就这样辛苦,儿媳还不满意。以前玉叶婶心里郁闷还可以找老伴诉说诉说,去年老伴去世后,玉叶婶无论有多大的委屈,只能憋在心里。
⑶星期天这天,又是玉叶婶忙碌的一天,趁天气好,玉叶婶把儿子儿媳床上被子拆洗了。刚准备歇歇,孙子又喊着要吃苹果,玉叶婶赶忙又去削苹果。孙子吃了苹果后,一个人趴在地上玩小汽车去了,玉叶婶这才有了歇口气的空档。玉叶婶捶了捶酸痛的腰部,自言自语地说:“要是有个地方让我去休息几天就好了。”
⑷也许真的有心灵感应,这时客厅里的电话响了。是玉叶婶的女儿打来的。女儿说:“娘,我想接你到我这里住几天,好吗?”女儿几年前嫁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城市,玉叶婶很少到她那里去,一是家里事多脱不开身,二是路途太远不方便。最近去的一次还是三年前女儿生孩子时。现在听说女儿要接她去住几天,玉叶婶顾不了那么多,先轻松轻松几天再说,玉叶婶忙不迭地答应:“好吧。待我与你大哥大嫂打声招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