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21850字。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试题
  语文学科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戚柏军是宁波红帮裁缝(féng)的第七代传人:“衣服,是你的形象代言、你的第二张脸,也是你的精神画像。”他的店里放着地球仪(yí),“订单从哪里来,我们就要研究哪里的气候特征、水气含量。”
  B. 出于对甲骨书法的热爱,他们总想在当今篆(zuàn)书书坛中另立门户,把甲骨文列为与之并列的甲骨书法序列。为此,他们大力鼓吹,到处游说(shuì)。
  C. 中科大潘建伟团队日前成功实现12个量子比特的多体真纠(jiū)缠态“簇(cù)态”制备,刷新了此前世界纪录。该方案比之前的方案有更好的可扩展性。
  D. 父亲端起盘子,盘子上盛(chéng)了两碗饺子,往大门外走去。男孩子举着早就绑好了鞭炮的竹杆子紧紧地跟随着。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父亲完成了他的祭祀(sì)天地神灵的工作。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然后逐项识别字音正误。A 项,“气”改为“汽”,裁缝feng;B zuàn改为zhuàn;D“杆”改为“竿”。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被誉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欧阳修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有宋以来第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梅尧臣和苏舜钦对他起了启蒙的作用,可是他对语言的把握,对字句和音节的感性,都在他们之上。他深受李白和韩愈的影响,要想一方面保存唐人定下来的形式,一方面使这些形式具有弹性,可以比较的畅所欲言而不致于削足适履似的牺牲了内容,希望诗歌不丧失整齐的体裁而能接近散文那样的流动潇洒的风格。【乙】在“以文为诗”这一点上,他为王安石、苏轼等人奠了基础,同时也替道学家像邵雍、徐积之流开了个端。【丙】这些道学家常要用诗体来讲哲学、史学以至天文、水利,更觉得内容受了诗律的限制,就进一步的散文化。他们写出来的不仅摆脱了形式整齐的束缚的诗歌,而是还未摆脱押韵的牵累的散文,例如徐积那首近两千字的《大河》。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削足适履 B. 潇洒 C. 以至 D. 不仅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D    3. A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D项,“不仅”使用错误,“不仅”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常和“而且”“还”搭配;而原文后半句是“而是还未摆脱押韵的牵累的散文”,“而是”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此处应改为“不是”。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 要求,“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然后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A项,甲处的“被誉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引号的位置有误,应改为“千古文章四大家”。故选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据《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显示,北京、浙江等地区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得到增强。
  B. 浙江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和研发,不断畅通信息路径,共享数据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C. 最近他们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D. 在2019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与平安银行跨界合作,共同打造“书香平安”文化社区,以主旋律、正能量的精品图书,服务广大读者。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A项,结构混乱,可去掉“据”。B项,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