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400字。 本教案共4页,针对新课标的特点,落实了合作与探究的要求.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
揭东地都中学○林国文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写景的艺术与构思的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诵读和品味文言文精巧语言的能力。
    2.培养鉴赏优秀古代散文的习惯与技能。
    三、德育渗透目标
    正确评价课文中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体会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水之美的感受力。
教学方法:
    1.初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章描写的主要内容。
    2.与同是写景记游的《赤壁赋》作比较,通过比较,了解两文在内容与记游方式方面的不同。《赤壁赋》写二三文人雅士的月夜之游;而《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写诗人独自新赏寒山月夜的美景及“当待春中”一段悬想春景。《赤壁赋》是一次夜游赤壁的记录,以时间为序;而《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信步游览所见和想象与友人一同欣赏春景的情景。
    3.反复诵读,然后分析作者选取景物的角度,所写景物的特点。
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品读、鉴赏课文描写寒山月夜景色和想象与友人一同欣赏春景的情景的文段,是学习的重点;体会作者的写作背景,是学习的难点。
    二、解决办法
通过诵读、揣摩语句和课堂讨论来解决、消化重点、难点。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本课是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诵读课文并背诵第二、三段。此外,文句的翻译复述、评析及对作者情感的把握,都要求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来完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1.导入课文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赞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对盛唐田园诗人王维诗作的高度评价,大家回顾一下学过的作品,哪些最能体现这一艺术特点的——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他的诗作,那么他的文章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这篇书信体的散文来领略这一艺术风格。
    2.解题
(1)解题【山中】点明地点。【秀才】是唐代对中进士者的一种通称。【裴迪】王维友人,曾任蜀州刺史,曾是辋川别业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