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3道题,约11550个字。

  北京市平谷区2019年中考统一练习(二)
  语文试卷2019.5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端午节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端午季•家国情”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4题。(共14分)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准备作为展板的序言。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3)题。(共6分)
  “一年一度又端阳,汨水悠悠屈子殇。”两千多年前的汨罗河畔,面对国破家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悲愤交加,纵身一跃,化作了汨罗河畔的一缕诗魂。他就是屈原。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豪情满怀【甲】竭忠尽智。他提倡“美政”,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后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却痴心不改,体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借以表达内心集聚的深挚悲痛和深切忧患。屈原使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乙】“楚辞”,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了一片新天地。
  在榴花似火的五月,一个民族以节日的名义年年祭奠你,岁岁凭吊你。每到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我们都会用你的精神来互相鼓舞,共抵外侮!“国亡生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屈原,你的诗文永远滋养着我们这个诗歌的国度,你的精神永远烛照着我们这个奋进的民族!
  (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开(辟)痴心不改(zhī)B.开(僻)痴心不改(chī)
  C.开(僻)痴心不改(zhī)D.开(辟)痴心不改(chī)
  (2) 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甲】顿号【乙】冒号B.【甲】逗号【乙】冒号
  C. 【甲】逗号【乙】破折号D.【甲】顿号【乙】破折号
  (3) 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括句,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
  修改:
  2.校团委准备在展板上粘贴“端午”两个字,下面是三幅书法集字图。请结合屈原这一人物生平选出一幅,并说明理由。(2分)


  3. 学校团委组织同学们观看了历史剧《屈原》。下面是剧中主人公的一段独白,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第(1)—(2)题。(共4分)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
  ……
  但是我,我没有眼泪。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啊?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1)该剧是由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①(人名)于1942年1月创作完成的。你还读过他的作品《②》。(2分)
  (2)看过该剧后,同学们的心情异常激动。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你满腹经纶,却难登政治舞台;你励精图治,却难改败坏朝纲;你洁白无瑕,却难免奸臣
  陷害。
  B.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交响乐,它以历史为题材,表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
  C.蔑权贵,洁身自爱,玉可碎而不改其骨;斥黑暗,刚直不阿,竹可折而不毁其节。
  D. 汨罗江咆哮着,呐喊着,你用掺了泪痕的诗句传唱着一个不朽的灵魂,日日夜夜,千年
  不息。
  4. 初三(1)班举行了“迎端午,写楹联”的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书写的一副对联,请你在横线处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上联:赛舟品粽,①,博大精深扬中外
  下联:②,赞屈子,③
  A.①展习俗②吟诗作赋③高洁伟岸传古今
  B.①展习俗②吟诵诗句③气魄雄浑传今朝
  C.①美习俗②吟诵诗句③高洁伟岸传古今
  D.①美习俗②吟诗作赋③气魄雄浑传今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