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10920个字。
永春一中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科试卷(2019.4)
命题:学校指定审题:陈启民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班级号数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5)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人京使》)
(6)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7)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8)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
(9),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10)《木兰诗》中最能表现木兰从军谨慎、机智的诗句是:“,。”
2.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陋室铭》的“铭”和《爱莲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两篇作者都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高洁的志趣。
C.从体裁上分,《望岳》和《游山西村》属律诗,《登幽州台歌》和《登飞来峰》
则是绝句。
D.文言文的称谓语中,“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朕”和“孤”都是古代帝王的自称。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jí①(A.籍B.藉)甲(A.钻探B.钻研),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②(A.qì B.qiè)而不舍。他想消化尽、吃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乙(A.救济B.救急)的文化药方。(《说和做》节选)[]
(1)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处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处乙处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原句:他想消化尽、吃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游山西村》(陆游),完成4-5题。(5分)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这是一首记游叙事诗, 诗人紧扣诗题“游”字,记叙了自己游山西村的过程来体现游玩兴致,真是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B. 首联两句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氛。“足”写出了农家款待客人的盛情。
C. 颈联描写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疑若无路,忽而又开朗的情景,表达了绝境中蕴含着希望的生活哲理。
D. 尾联最后一句“拄杖无时夜叩门”中“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他人。
5. 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