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520字。
  古代诗歌阅读·比较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赠蜀府将
  唐•温庭筠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注】公元829年(大和三年)南诏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十年前秋天诗人与蜀府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B.蜀府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这一细节表现蜀将的武艺精湛。
  C.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也暗示蜀将被闲置冷落。
  D.尾联与首联相呼应,并运用典故、对比手法,直接表达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2.本诗第四句“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吴钩”这一意象,请结合诗意比较二者异同.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①。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时世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中女子虽出身贫寒,却也想着托个媒人找个好归宿,但又知道在这样的社会现实面前只会自取其辱。
  B.颔联写了人们只知道追逐时髦的梳妆打扮,没有人喜爱高尚的风格和情调。
  C.颈联,描写贫女的才能,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双眉与画卷比美,让人对贫女印象深刻。
  D.诗歌句句写贫女,也似句句在写作者自己,贫女形象与贫士形象融为一体,这是诗歌的高明之处。
  E.全诗没有典故,不用比拟,语言风格凄婉柔丽,以深刻的内涵使诗作蕴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2.这首诗与白居易的《观刘麦》分别塑造了“贫女”和“贫妇”形象,请简析它们各自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个题。
  送张舍人之江东
  李白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送严士无①
  刘长卿
  春风倚掉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②今已误儒生。
  【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员外郎。②青袍:唐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送张舍人之江东》记叙了张舍人在秋季欲暮时分乘船踏上旅途时的情景,诗人以“―雁”和“孤帆”代指离去的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独和自己的不舍。
  B.从《送严士元》首句中的“倚棹”二字,我们可以知道诗人与朋友是偶然相遇。“倚”字,不仅表明了春天来临而且可以让我们想象二人在岸上携手谈笑之景。
  C.《送严士元》中,诗人凋动了各种感官,既从视觉又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使景物富有层次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