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00个字。
诗歌赏析复习
一、中考诗歌理解系列讲解(1)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
古典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经久不衰的的瑰宝,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近年来古诗词理解题倍受中考命题人员青睐,被各省市竞相采用。
同学们,你想不想找到一把打开中考古诗词理解题的钥匙呢?今天就让小霞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古诗词的世界,通过分析考试样题,了解古代诗歌的常见题型及命题角度;通过探究经典例题,掌握中考古代诗歌的解题方法及答题技巧。
老师共教你三招:
中考诗歌讲解(1):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
中考诗歌讲解(2):直捣诗歌的心脏—诗眼
中考诗歌讲解(3):解剖诗歌的细胞—典故
今天教你的是第一招: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
微知识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常常能窥出诗歌的类型、诗作的内容(描写或吟咏对象、时间、地点)乃至诗人的情感等,从而为进一步理解打下基础,因此古诗的题目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
典型例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你能从题目中看出诗歌的内容吗?不难发现,题目分为三大内容:送——送别诗;杜少府——“少府”官名,点明送别对象;蜀州——今四川,指出送别地点。题目的意思是送姓杜的少府到四川去做官,可推测整首诗表达依依不舍的留恋或情深意长的勉励。你能从其它诗歌的题目中看出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了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