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050字。

  古代文化常识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宗法常识
  1.考妣 旧时父亲死后称“考”,母亲死后称“妣”。如《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项脊轩志》:“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2.丧服 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称作“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制度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反映了血统亲疏的等级。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3.期功 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指大功和小功,分别为九个月和五个月。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4.七庙 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5.太庙 天子的祖庙,如: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6.伯仲叔季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有时也称“孟”,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伯”,庶出长子称“孟”。另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
  三、天文历法
  【二十八宿】
  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王勃《滕王阁序》:王勃《滕王阁序》中有“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参商】
  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如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流火】
  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七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东曦】
  古代神话说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东曦既驾”指东方的太阳已经出来了。
  【二十四节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