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380字。

  第1讲 “古文化常识题”如何快解巧解
  《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常识。古文化常识题重在考查识记能力,但由于该考点所考查的词语是从文言材料中引发出来的,故兼考理解和推断能力。对于这一考点的复习,我们先从高考题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入手,分析高考涉及的考查点,明确备考方向。然后在重视平时积累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必要的答题方法。
  一、古文化常识题 2大命题形式
  题型一 依托文言文本考查
  [说明] 选项须根据文中语境才能判断的,提供“文中语境”;无须语境即可判断的,不再提供“文中语境”。
  1.(2017•江苏高考)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文中语境: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
  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文中语境: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
  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文中语境: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
  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解析:选B 历史上的“三代”一般指夏、商、周三代。
  2.(2017•全国卷Ⅰ)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文中语境: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文中语境: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解析:选B “它与血亲有同有异……一部分”错。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血亲是基于血统关系的亲属。二者性质完全不同。
  3.(2017•全国卷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文中语境: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文中语境: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解析:选B 速览4个选项所考查的古文化常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