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510字。
湖北省襄阳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答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
发倔襄阳文化内涵,章显华夏多彩文明。
【答案】错字:掘 彰
【解析】
【详解】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掘”“彰”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写时还要注意汉字笔画的条理清晰,正楷字书写,书写要规范、工整、美观,间架结构合理。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 )清芬。”汉水苍茫,沧浪濯缨,洗涤了高士大儒们的尘埃,成就了他们的武功文事。凝( )思静想,他们的一世英名,如汉水之清流,历万世而流芳。
【答案】 (1). yī (2). níng
【解析】
【详解】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揖”:作揖,引申为致敬。“揖”读“yī”。“凝思”:专注地思索。“凝”读“níng”。注意据义定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美国采用极限施压的方式打贸易战,对中国来说注定是徒劳的,我们坚决奉陪到底。
B. 我们阅读经典,就是要学会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领悟其中蕴藏的深刻哲理。
C. 经过充分地讨论,大家认为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地表示赞成。
D. 璀璨的亚洲文明是世界文明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丽多姿。
【答案】C
【解析】
【详解】C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附和:对别人的言行随声应和。多含贬义。与语境不符。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王维是唐代诗人,其作品《使至塞上》《竹里馆》都体现出了“诗中有画”的特点。
B.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C. “这是我的好朋友李华从他的家乡给我带来的一件根雕礼物。”这句话没有语病。
D. “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个句子是转折复句。
【答案】D
【解析】
【详解】D“这个句子是转折复句”说法有误。“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个句子是条件复句。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项是( )
①对历史名人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丰富襄阳城市文化,探求襄阳城市精神。
②宋玉、刘秀、诸葛亮、孟浩然、米芾等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为国人所熟知。
③在其丰厚的底蕴中,众多著名人物构成其鲜亮的一笔。
④这些名人不仅是襄阳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瑰宝。
⑤襄阳是国家历史名城,底蕴丰厚,魅力四射。
A. ⑤③②④① B. ①②④⑤③ C. ⑤③①②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