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040字。

  山东省滨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共30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蜷伏(quán)      粗犷(guǎng)       坍塌(tān)        随声附和(hè)
  B.稽首(qǐ)          诘难(jié)          豢养(huàn)     觥筹交错(gōng)
  C.殷红(yān)        斡旋(wò)          筵席(yàn)      气冲斗牛(dōu)
  D.遒劲(jìng)        炽热(chì)          镌刻(juān)      强词夺理(qiǎng)
  2.(3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贮蓄  分歧  混为一谈    秾纤合度
  B.惊讶  篷松  眼花缭乱    怏怏不乐
  C.谰语  取缔  锐不可挡    巧妙绝伦
  D.宽宥  浮燥  雕梁画栋    面面厮觑
  3.(3分)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 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明代万历年间,陶瓷大师吴十九创制了一款“卵幕杯”,“薄如鹅卵之幕,莹白可爱”。
  ②这种脆弱又坚韧的美,靠的是利胚师傅的功夫。
  ③景德镇的薄胎瓷源于宋代影青瓷,那时这种瓷器就有“滋润透影,薄轻灵巧”之说。
  ④以一只敞口薄胎白瓷碗为例,拉胚师傅做出的器型还是厚墩墩的,碗口、碗腰、碗底处留有少许蓄泥,利胚师博的工作则是尽可能地削薄胚体,只留下薄薄的一层胎骨,一只100克的碗利胚后只剩下不到20克。
  ⑤说的就是吴大师能将茶杯的厚度,利薄到犹如鹅蛋壳里面的那层卵衣。
  A.①⑤③②④ B.③①⑤②④ C.④②①⑤③ D.③②④①⑤
  4.(3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传统节日的文化变迁,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②正如春节凝聚了琴瑟和鸣的亲情、慎终追远的家风和孝悌忠信的追求,传统节日里蕴藏着中国人世世代代的文化基因。
  ③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
  ④要让文化品格与现实生活融合统一,更好地服务人们。⑤只有自觉珍视传统节日,才能更好地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A.第②句中,“琴瑟和鸣”多比喻夫妻情笃和好,用在此处不恰当。
  B.第③句中“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C.第④句有语病,可以修改为:在“更好地服务人们”后添加“的生活”。
  D.“文化基因”是主谓短语,“只有自觉珍视传统节日,才能更好地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条件复句。
  5.(3分)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垂髫、弱冠、束发、而立、花甲、知命、古稀等;对官职的升迁也有特定称谓,“谪”“左迁”“放”属于降低官职。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河“指“黄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岱宗”指“泰山”,“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三秦”指“关中地区”。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D.“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轼既是“三词客”之一,又是“四大家”成员,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调歌头》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
  6.(10分)默写。
  (1)读书     ,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培根《谈读书》)
  (2)闲来垂钓碧溪上,     。  (李白《行路难》)
  (3)     ,芳草萋萋鸚鹉洲。(崔颢《黄鹤楼》)
  (4)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天接云涛连晓雾,     ( 李清照《渔家傲》)
  (6)一抹晚烟荒戍垒,      (纳兰性德《浣溪沙》)
  (7)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8)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9)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     ,     ”。
  (10)不忘初心,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