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4780字。

  第三单元能力测评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由于长期以来受“欧洲中心论”与“以西释中”思想的影响,我国美学研究对中华民族的审美理论常常以“审美智慧”称之,没有足够勇气将其称为中国的美学理论。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有引以自傲的民族艺术。因此,中国必然拥有本民族的美学,这种美学就是“生生美学”。
  “生生美学”这一概念来自《周易》。“生生”即“生命的创生”,是我国古代哲思与艺术的核心所在。“生生美学”是一种相异于西方古典认识论美学的中华民族自己的美学形态,独具特色与魅力。而且,体现这种“生生美学”的中国传统艺术如国画、书法、戏曲、琴艺与民间艺术至今仍具有无穷生命力,因此这种“生生美学”也是鲜活的。
  “生生美学”是一种古典形态的“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不仅仅是一般的生态智慧,而且是具有原生性并活在当代的生态理论。所谓“天人相和”具有明显的“生命创生”的内涵,天地相交、风调雨顺、万物生长就是一种美的形态。这种生态之美仍然存在于我国诸多民间艺术之中,例如年画之“瑞雪兆丰年”与“大丰收”等。
  “生生美学”是一种“阴阳相生”的生命之美。“生生美学”是一种东方的生命之美。这种生命之美包含万物化生、宇宙变化等极为丰富的内涵,而且体现出“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存”的理念,是一种古典的生态整体论与生态平等论。特别可贵的是,《周易》揭示了包括艺术创造在内的万事万物生长演化的规律,即“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道概括了艺术创造特有的规律,即凭借阴阳虚实的对比产生一种艺术生命力。例如,国画就是通过白与黑、浓与淡的对比形成一种艺术生命力。像齐白石的虾图,仅寥寥几笔,以大片的空白将几只小虾在水中活泼的生命力表现无遗。
  “生生美学”还是一种“日新其德”的含蓄之美。“生生美学”作为一种含蓄的美,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无限风光,是一种“言外之意”“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诗歌之“意境”、绘画之“气韵”、山水园林之“写意”、书法之“神韵”等,说的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含蓄之美,可以说是意味无穷。
  “生生美学”化育于十几亿中国人的生活,蕴含在让我们流连忘返的无数民间艺术之中,寄托着我们绵绵的乡愁与无尽的情思,需要我们好好体悟,好好研究。
  (摘编自曾繁仁《生生美学具有无穷生命力》,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生美学”是独具中国特色与魅力的美学形态,却一直被西方称为“审美智慧”。
  B.“天人相和”具有“生命创生”的内涵,“生生美学”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态之美。
  C.艺术创造的规律就是阴阳之道,凭借阴阳虚实的对比产生艺术的生命之美。
  D.诗歌的意境、绘画的气韵、书法的神韵等使艺术产生含蓄之美,令人回味无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交代背景,然后引出“生生美学”的概念,再围绕“生生美学”逐层展开。
  B.文章从“生态美”“生命美”“含蓄美”三方面阐释了“生生美学”的无穷生命力。
  C.本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述结构,“分”是论述的重点所在,论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D.文章以齐白石的虾图为例,证明了中国艺术是一种虚实相生的生命艺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洲中心论”与“以西释中”思想长期盛行,使我们对自己的审美理论缺乏自信。
  B.“生生美学”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它体现在鲜活的中国传统艺术中。
  C.国画通过白与黑、浓与淡等阴阳虚实的对比,就可以形成活泼的艺术生命力。
  D.如果不深入体悟和研究,就难以真正领会中国民间艺术所蕴含的“生生美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风信子的花语
  彭小妮
  ①有一种叫风信子的花,我原以为它是一种类似蒲公英的花。今天,我才知道关于风信子的传说。美少年海辛瑟斯是希腊神话中的植物神,他因被误伤而失去了生命,在他的鲜血染红的土地中开出了一朵美丽的花,这种花就是风信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