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5180字。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10页。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从古代朝廷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以来,“金榜题名”与“名落孙山”始终结伴而行。于是,针对考生开发的“补习班”便应运而生。
  说起古代的“补习班”,书院无疑名气最大、招牌最亮。书院始于唐,完备于宋,废止于清,前后有千余年的历史,产生了许多学霸,培养出诸多政治、学术、文学等大咖。范仲淹、魏源、左宗棠等历史名人都曾就读于书院。
  书院分官私两类。私人书院最早为私人读书的书房,官办的书院则是官方修书、校书或偶尔为皇帝讲经之场所。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进而打破了集藏书、教学等于一体的官办书院“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私人书院主要是给业余时间愿意学习或是没有考中的学生提供的学习场所。据清嘉庆年间官修《全唐文》收录的南唐文字训诂学家徐锴《陈氏书堂记》载,五代时期,著名的“高考补习班”是南朝陈文帝第六子宜都王陈叔明后裔创办并不断扩大的位于浔阳县(今江西省德安)的“陈氏书堂”。“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焉……四方游学者,自是宦成而名立,盖有之。”
  进入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北宋初期,私人开办书院的现象越来越多,陆续诞生了睢阳(应天府)、岳麓、白鹿洞、嵩阳、石鼓、茅山、象山等知名书院。其中睢阳(应天府)、岳麓、白鹿洞、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据史料记载,两宋时的书院达700所,且大多为地方上热爱教育和文化的人出资兴建。他们花重金聘请已回乡或致仕的举人、进士或有名气的学者担任老师,欧阳修、梅尧臣、朱熹等都给书院的学生上过课。书院除了要求学生熟读四书五经,还锻炼学生们写“八股文”的能力,熟悉“八股文”的格律、步骤等。唐朝和宋朝的科举考试,策问一科是学生们的重点复习对象。于是,一些“年度热点问题”(如当年的自然灾害、河运海运、粮食问题、边界争端等),便成为学生考前必须掌握的重中之重,有的学生考前就针对可能的考题做好并背熟文章,一旦考到,直接默写出来。明清时代,科举更为火爆,明代各类书院发展到1000多所,针对科考“八股文”,这些书院纷纷高薪聘请“名师”和已考取功名的才子担任辅导老师,那些科场老手根据自己的考试经验,精心选编诸多标准的“八股文”训练学生,并装订成册供学生学习模仿,以便科考取得高分。
  更有趣的是,古代也有“押题”达人。史上最牛的“高考补习班”老师吕祖谦“押题”简直神乎其神。他与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吕祖谦著有《古周易》《春秋左氏传说》《东莱博议》《吕氏家塾读诗记》《东莱集》等。朱熹的儿子、张栻的女儿都曾投其门下求学。针对科考,吕祖谦专门创立了类似现代中学的“AA班”,并量身定制了一册“模拟复习大纲及考题”,因封面为黄色,所以又称“黄册子”。传说一名学生拥有“黄册子”且能正确解答里面的题目,科考就能顺利过关。于是,前来“补习”的学生“至千百”。当然,吕祖谦这种专门针对考试而施教的做法也备受诟病,同时期的温州乐清诗人刘黻就讥讽道:“区区黄册子,所事惟夺魁”。
  自宋仁宗执政末开始到清朝取缔科考止,封建朝廷也多次打压私人开办的书院,但都未能根绝。
  (摘编自赵柒斤《古代科考也有人押题》)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院产生于唐代,到清代才废止,历史悠久,培养的人才分布于众多领域。在古代
  “补习班中”,书院的名气最大。
  B.唐末至五代,一些避居山林的读书人创立私人书院,战乱频繁和官学式微是其产生
  的重要原因。
  C.五代时期,位于浔阳县的陈氏书堂颇具规模,“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当地
  已成年的“子弟”都可以来这里修习。
  D.吕祖谦针对科考,对书院的教学方式大胆创新,教学内容紧密贴合科举,于是前来学习的人很多。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前两段从科举“补习班”出现的背景说起,继而论证书院的历史和它在人才培
  养方面的贡献。
  B.第三段比较了官私书院的不同,并用例证法论述了私人书院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的现象。
  C.文章第四段引用史料记载,按照时间顺序,呈现了各历史时期的私人书院为迎合科举考试的需要而功利施教的做法。
  D.文章虽然在“谈古”,但语言富有时代感,论证方法多样,论证结构清晰,具有辩证意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办书院集修书、校书与教学等于一体,私人书院则主要为没有考中的学生提供学习场所,以提高他们参与科举考试的应试能力。
  B.因为宋人吕祖谦“押题”神乎其神,所以朱熹的儿子、张栻的女儿都曾投其门下求
  学。
  C.虽然吕祖谦自创的备考模式很受考生追捧,但同时期的诗人刘黻却对这些应试做法颇有微词。
  D.封建朝廷为了遏制私人书院对科举考试公平性的干扰,自宋仁宗执政末期始多次打压私人书院,但都未能使其根绝。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题。
  材料一:10月1日—3日,2018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两位免疫学家——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本庶佑。
  10月8号,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