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专题复习及训练<br>
 一、考试要求<br>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br>
 二、知识结构<br>
 1.句号(。)<br>
 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br>
 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语言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请您稍等一下。<br>
 句号还有另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br>
 2.问号(?)<br>
 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疑问句一般是用来提出问题的。<br>
 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疑问句,句末一般也用问号。<br>
 3.叹号(!)<br>
 叹号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感叹句是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br>
 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用叹号。如:你给我出去!<br>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也用叹号。<br>
 4.逗号(,)<br>
 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br>
 表示句子内部停顿的符号还有顿号、分号和冒号,不过这三种符号都有专门的用途,只有逗号是一般性的,行文中用得最多。它既可以表示单句里边的停顿,也可以表示复句里边分句之间的停顿。<br>
 5.顿号(、)<br>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并列的短语(词组)。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和”“或”之类的连词,就不再使用顿号。<br>
 6.分号(;)<br>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小,主要用来隔开并列的分句。<br>
 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例如:<br>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br>
 上文中若用逗号便不易分辨前后两层意思,若用句号又会把前后连贯的意思割断,所以要用分号。<br>
 7.冒号(:)<br>
 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起下文。<br>
 在总括性话语之前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br>
 8.引号(“”)<br>
 引号标明引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要特别注意引文末尾标点的使用。<br>
 引号还用来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引号里边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他问:“老师,‘有条不紊’的 ‘紊’是什么意思?”<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