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20张。教案约2760字)
话题作文如何审题
保定市第三中学 王建文
今年高考作文仍沿用话题作文形式,但增强了限制性。审题显得尤为关键,审题的过程实质上是立意的过程,审题是作文成败的第一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应试时应慎之又慎。
审准题意就是对作文试题展现的“材料、提示语、话题、作文要求”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全面确切的理解文题所有涵义。一般来说,材料起个由头作用或提供一个事实,或讲一个故事,用意在于吸引考生注意,将考生思维引入材料所提供的境界。提示语是这个材料作解释说明,或补充介绍,帮助考生理解材料,扩展思维。话题是由材料引出的,是在材料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作文的中心议题。
审好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提示、限制成份
大部分话题作文都有提示、限制成份,可抓住这些迅速、准确把握话题的题旨。
话题一:我们的生活、学习、思维都需要一定空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保持,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打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扩展,有的空间需要我们开创。
请以“我与空间”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要审准此篇话题作文的题意,需抓住话题提示语中的“保持”、“打破”、“扩展”、“开创”,进行相关联想,任选其中一个角度构思。而话题“我与空间”又起到限制作用,必须写 “我与空间的关系”或“我对空间的认识”等内容。
话题二:心理研究表明,人是爱表现的动物,恩格斯说:发展和表现自己是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于光远先生承认自己是“二表人才”,即爱表现自己和爱受表扬,他认为:只要表现自己的东西是真实的,受表扬时不失自知之明,就足够了。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个人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就要时时表现自己。
请以“表现自己”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此话题的提示语大部分交待了表现自己的原因,而于光远先生所认为的“只要表现自己的东西是真实的,受表扬时不失自知之明,就足够了”这句话。则交待了表现自己的原则,这恰恰是使此文写作更加深刻、严密的关键。
二、找准切入点,选择恰当的立意角度
有些话题所给材料涉及多个角度,这就需要审题时找准切入点,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来立意。
话题一
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傅辞行:“师傅,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什么叫够了?”师傅问。“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徒弟答。“那么你装一大碗石子来。”徒弟照办。“满了吗?”“满了。”徒弟十分自信。师傅抓起一把细沙,掺入石中,沙一点没溢出来。“满了吗?”师傅又问。“这回满了。”徒弟面有愧色。师傅又抓起一把石灰,轻轻洒下,还是没有溢出。“满了吗?”师傅再问。“满了。”徒弟似有所悟。师傅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滴水没有溢出。“满了吗?”师傅又问。徒弟无言以对。
以这则材料给我们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很多同学都很容易从材料中得出“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的立意。这只是从材料中徒弟角度挖掘的,其实材料中还有一个角度——师父,也应成为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