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00+6830+5370字。
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一节 整体的调整
1.(安徽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徽菜发端于南宋,兴盛于清代,如今更是享誉海内外。徽菜地方色彩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三大特色。一是 甲 。徽州地处山区,林木葱茏,溪流遍布,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为徽菜制作提供了丰富多样、四时常鲜的食材。二是精于烧炖,讲究火功。①常以木材为燃料,或柴禾急烧,或树块缓烧,充分呈现食材的特点。②加以木炭火单炖,原锅上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汤汁的鲜美。③清炖是烹制徽菜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习用火腿佐味,汤色清白,香气浓郁。④红烧是烹制徽菜的主要方法,多用酱油着色,色泽油亮,味道浓厚。三是 乙 。徽菜在发展过程中秉承“医食同源、药食并重”的传统,原料的选择和搭配都十分讲究。比如,多用具有药效的野菜入食,就体现了传统的滋补养生之道。
(1)材料中画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准确排序。(只写序号)
(2)请根据上下文,在甲、乙两个空格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甲:
乙:
答案(1)④①③②
(2)示例 甲:就地取材,讲求新鲜 乙:秉承传统,注重养生
解析(1)抓住“主要方法”“另一种重要方法”等提示性词语,结合“烧炖”及其相应的火力确定顺序。(2)甲、乙两处所填的内容要与“精于烧炖,讲究火功”结构大体一致,它们构成徽菜的三大特色。甲从对应的语句中找出关键词“盛产”“常鲜的食材”,乙从对应的语句中找出关键词“秉承”“传统”“滋补养生”,再加以整合即可。
2.阅读下面的原稿及修改稿,从观点发展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修改。
原稿:(恋爱)浪费情感。大学生谈恋爱,亦常会发现有失恋或单恋的现象。更遗憾的是,有些同学会由此唉声叹气、精神不济、失魂落魄,有的甚至颓废绝望,产生轻生的念头,于是给人造成了感情和精力的巨大损失。所以要想把握感情与爱的真谛,就得多一份理性的思索——以理智战胜感情!
修改稿:(恋爱)浪费感情和精力。大学生涉世未深,谈恋爱不能不受认识范围的限制,常常以理想的爱情替代现实的爱情。其中固然也有将来能够转化为现实的,但因启动过早,必然要将本应投放
……
第二节 局部的完善
1.修改下面一段作文。
不论是清晨还是夜晚,在我家门口长长的一条胡同里走着的时候,总能听到一阵阵悦耳的琴声。那乐曲,曲调柔和、悦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清脆,时而激昂……一个个音符似乎变成了云朵,变成了艳丽夺目的彩带。突然,又似一股清泉从高耸的山崖上落入水潭,那水花飞珠滚玉般的声音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那样好听。我走着,仿佛是一只小小鸟随着音乐欢乐地歌唱。我几乎被这美妙的音乐声陶醉了。
从那时起,似乎被小提琴的那种魅力给迷倒了,吵着整天要去学,可妈妈总是笑着说:“你还小!”
参考答案(1)“长长的一条”改为“一条长长的”。(2)“激昂”改为“雄浑”。(3)可在“云朵”前加“轻纱般飘动的”,使表达更生动。(4)“涯”改为“崖”。(5)“那水花飞珠滚玉般的声音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那样好听”改为“那水花飞珠滚玉般的声音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那样好听”。(6)在“似乎”前加“我”。(7)删除“给”。(8)“吵着”和“整天”对调。
2.对下面一段话进行修改。
语文学习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参与,主动接触并了解语文方面丰富的资源,把握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对生活中有意义的留心和思考、有准备的接触或体验,都会成为可贵的学习资源,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恭行”。生活中“输入”得多,考场上才能“输出”得多。
参考答案(1)在第二个“实践”后加上“机会”;(2)删去“生活”前的“对”;(3)把“或”改为“和”;(4)把“恭”改为“躬”;(5)把“躬行”后的“。”调到引号外。
3.阅读下面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改。
放大心灵的舞台
(开头)古人强调为人要立志,而志当存高远,其中要达到高远的境界是这句话的重中之重。而要立高远之志没有开阔的视线是不行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描绘的他的心灵的舞台。置身五岳之尊之上,诗人的视线中容纳了万里河山,天下苍生……
(结尾)保持长远的视线,放大心灵的舞台。
存在的问题:
修改:
参考答案存在的问题:这篇文章的题目为“放大心灵的舞台”,可文章开头没点题,令读者摸不着头脑,第二段的展开也很突兀,不知是由什么观点展开议论的。
……
第三节 语言的锤炼
1.(江西高考)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话,描写春节期间的某个场景。
(1)集中表现出喜庆祥和的气氛。
(2)运用疑问句和排比修辞表达情感。
(3)最后一句能概括全段内容。
(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5)不少于200字,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写作提示解答题目的关键是要写出应有的气氛,展示一幕幕精彩的场景,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写好场景描写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交代清楚场景的背景,二是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三是要写出气氛,四是描写要有顺序。本题要求考生描写“春节期间的某个场景”,要能表现出春节喜庆祥和的气氛;在句式上要使用疑问句,修辞手法上使用排比,以此来表达情感。在结构处理上,最后一句要能概括全段内容。语言要求简明、连贯、得体,结构相对完整。篇幅不少于200字,且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示例年来了,在喧闹的爆竹声中来了;年来了,在喜庆的对联福字中来了;年来了,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来了。大年初一的街区上,人们唱着曲儿,舞着龙,舞着狮,锣鼓喧天,震耳欲聋。看那威猛的竹龙在年轻汉子的舞动下,顿时多了几分生机。它扑腾着,追向那颗红光闪闪的龙珠,就像新年里人们追逐着幸福。那跳跃着的舞狮,在表演者的舞动下,更是憨态可掬,好像也在祝福新年的人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这一片喜气洋洋之景难道仅仅是过年才有的景致吗?我想,应该不是。因为,改革开放让我们每一天都会有过年般的感觉。
2.(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一模)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字。
今年春节,央视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调查得到的回答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让人感慨良多,今天我们还知道“家风”是什么吗?
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儒家文化讲究“诗礼传家”,讲究“忠、孝、仁、义、礼、智、信、廉”。对于传统士大夫知识阶层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不仅统治阶层和士大夫家庭提倡“邻德里仁”和“笔耕砚拓”的“诗礼家风”,纵使 ① 。中国历代不乏家风门第的典范, ② 。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在百种以上。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务行节俭的名篇。在家风已然变得陌生的今天,央视此次借助关注度极高的《新闻联播》重提家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