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7610字。
绍兴市柯桥区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培根铸(zhù)魂,兰渚山下雅韵出新;立德树人,群贤毕至朔源探本。山峰逶迤青翠,兰江激湍清澈,曲水流觞,清泉汩汩,令人游目骋(chěng)怀。
B. 社会公众以正当方式对杨烁(lì)先生进行监督,但反对一切以爆料、操纵舆论为手段的恶意炒作,牟(móu)利或肆意报复的行为。
C. 在岷江围堰(yàn)中出土的文物有西王赏功金币、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和铁箭镞(zú)等兵器,为破解历史之谜提供了线索。
D. 造成四川凉山州今年春季火灾的罪魁祸首是雷击原始森林,这场大火吞噬(shì)了30名消防员,举国悲恸(dòng),寰宇哀悼。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及字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选正确的还是有误的,然后逐项识别字音正误。本题A项,朔—溯;B项,烁shuò;D项,恸tòng。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余光中先生是时代之子,刚烈且多情:刚烈,出于多难与抗争;多情,因为感恩和包容。他也是行吟诗人,长江上下,海峡西东,长城内外……新大陆他穿过三十多个州,五大洲他走过四十几个国,但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始终是一个安土重迁的中国人。
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会怀疑中国文学殿堂将要为他辟出一席,他的诗、文、论、译,皆心系中华文脉,在艺术上登临超然物外的高峰,开拓了方块字的表现力。他的地位是那么坚固和饱满,经历过那么多兵荒马乱的年代,见证了太多浮游的情感和短促的艺术流星,有这么一支挺立的笔半个世纪屹立不倒,真是中国人的幸事。
【乙】“五千年的这一头还亮着一盏灯”,五千年是中华文化,“这一头”是诗人创作生命此时此地的位置,“一盏灯”在这里当然就是民族文化的传灯人引燃延续的智慧之光了。
【丙】先生说过,“我在《乡愁》里,在对乡愁的抒发中找到了释放、安顿,也获取了支持和力量”。中国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在先生的创作中,与其说是一种技巧,不如说是一种情感,一种情不自禁的文化孺慕,一种历史归宿感。
2. 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但 B. 安土重迁 C. 超然物外 D. 孺慕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C 3. B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C项,超然物外,意为超出于社会斗争之外,或比喻置身事外。用在此处,与“皆心系中华文脉”的语境不符,用来 修饰“高峰”,也属望文生义,换用“超拔”或“超绝”方可。A.语意上存在转折,用“但”合宜。B.安土重迁,意思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乡,用来修饰“精神世界”,符合语境。D.孺慕,本意是指幼童爱慕父母之情,后来引申扩大到了为对老师长辈的尊重和爱慕的亲切之感,此处用来描述一 种文化眷恋与归属感,恰当。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的使用。解答此类题目,要掌握常用标点的使用方法,熟悉常用错误,再进行比对。本题B项,乙处,“五千年是中华文化中”中“五千年”应该使用引号。故选B。
【点睛】成语误用常见类型有望文生义、对象误用、敬、谦词误用、语意重复、语境不合、褒贬误用、近义混淆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五四以降,能把古诗写得足以与古人比肩的大有人在,但不管如何倡导,唐诗宋词的时代已绝对不可能复现,对古体诗词的接纳已经不那么热情和从容了。
B. 《易中天中华史》是迄今为止,唯一从全球视角为中华文明立传的巨匠,此书将笔触聚焦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关键节点,讲述3700年以来的命运和抉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