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9840字。
2018学年第二学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期中考试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 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北国的冬天,人们围炉煮茗,或吃涮(shuā)羊肉,或剥(bāo)花生米、饮白干,因为有地炉、暖炕,即使外面雪深几尺、风大若雷,也可以躲在屋里,过一段有劲的蜇居生活。
B. 现在在表面粘(zhān)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涨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
C. 肮脏的工业脚步使瓦尔登湖的水混(hùn)浊了,原先黑魆(xū)魆的林木不见了,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铁路线已经侵入了它的边境。
D. 这时,我再也按捺(nài)不住,一面吩咐赶快备马,一面跑到池塘边去洗脸。池塘边柳丝上纤(xiān)细的树叶几乎全部落光,柳枝下的池水已变得清澈见底,冰冷砭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识别字音字形的能力。此类题先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再调动知识储备分析识别字音字形。本题注重多音字和形近字的考查,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选出合乎要求的一项。A项“涮”应读“shuàn”,“蜇”应为“蛰”;B项“热涨冷缩”应为“热胀冷缩”;D项“捺”应读“nà”,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识别字音字形的能力。此类题先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再调动知识储备分析识别字音字形。本题注重多音字和形近字的考查,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选出合乎要求的一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写作,要向经典作品学习语言。经典作品之所以千古传诵,不但因为它们是一个时期人文或文学的最高成就,也在于它们为后人提供了优秀的语言范式。【甲】《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节中宝玉黛玉初次见面时的对话,《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有关雪的描写,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对老葛朗台见到金子时眼神的描绘,托尔斯泰在《复活》开始时对法庭陪审团人物的介绍,等等,都是运用语言的典范。这种语言往往极为精粹形象,【乙】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极简洁的一个排字,既刻画了人物的动作,又通过这个动作,点出了人物的境况和性格。
经典作品的语言有借鉴价值,但如果只会借鉴不思创新,语言修养也很难提高。【丙】有创新意识的作者,才有可能让笔下的文字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或遣词造句让人拍案而起,或场景描写让人刻骨铭心,或叙述抒情让人感同身受……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或 B. 精粹 C. 拍案而起 D. 感同身受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C 3. B
【解析】
【2题详解】
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题应该认真审题,结合文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词语,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拍案而起”意思是“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形容非常愤慨”,应改为“拍案叫绝”)故选C。
【3题详解】
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此类题应该认真审题,联系上下文意思和关系来准确使用标点。B项中“极简洁的一个排字”中“排”应加引号,故选B。
【点睛】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题应该认真审题,结合文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词语,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是从恢复和重评现实主义走向“无边的现实主义”之“新现实主义”,是在实践上推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蜂起的时代。
B. 人类是一个大家庭,人类如果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那么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