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00字。
边塞诗鉴赏
黄德雄
一、什么是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疆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二、边塞诗派的主要诗人
边塞诗的兴起,是初唐的诗歌革新的重要契机和显著标志。太宗皇帝李世民堪称革新的先驱,他首开风气,带头写了一系列的边塞作品,并明确主张“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帝京篇十首序》),“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执契静三边》)。初唐诗歌革新的重要人物,向称四杰、陈子昂,而边塞诗创作正是他们从事革新的重要实绩。特别是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苍苍丁零塞”、“丁亥岁云暮”、“朔风吹海树”、“本为贵公子”、“朝入云中郡”诸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送魏大从军》,《登幽州台歌》等名篇,都是边塞诗作。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边塞诗派的骨干成员有高適、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人,后人简称为“高岑王李”。其中高岑可为代表,所以人们又称之为高岑诗派。
中唐:最有代表性的边塞诗人是李益。
中晚唐:较重要的边塞诗作家还有卢纶、王建、张籍、杜牧、马戴、高骈、于濆等人。
三、边塞诗的内容
有描绘边塞风光的奇丽壮阔,也有描绘塞外环境的恶劣;有反映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也有反映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国家的激情;有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也有战士的乡愁和妻子的离恨;有边塞生活的艰辛和边塞战争的残酷,也有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
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 穷兵黩武
将士 艰苦生活
报国豪情
家乡 思乡念亲
友人 惜别感伤
壮别感奋
四、不同时期边塞诗的主导风格
初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郁勃。当时天下甫定,一统王朝的元气正徐徐上升。但整个说来,尚觉力不从心,国家时遭侵袭,因而边塞诗中常常充盈着一种强烈的愤激之情,同时伴有沉重的压抑之感。这种郁勃特色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强敌入侵的愤然抗击,一是对于时事政治的喟然长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