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600字。
素养目标 1.文化目标:通过对家乡文化现象的访谈、调查,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识,思考家乡与自我成长之间的关系。
2.语言目标:掌握语言表达与交流的技巧,在实地调查中提高访谈、调查的技巧。
活动指导:
一、做好访谈准备
1.确定访谈主题。如家乡民居、学校的变化等。
2.确定访谈对象。对要采访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要有所了解。还要依据访谈主题的不同确定访谈的对象,如关于家乡街道的变化,某一历史建筑的演变,要多向当地老人请教。
3.拟制访谈记录表
访谈记录表
二、掌握访谈技巧
1.提问技巧
根据不同的访谈对象,结合不同的访谈进程,要灵活运用趣问、直问、推问等提问方式。
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方式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直问: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旁问:访问者不顺着原来的话题说下去,而是有意岔开,先说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调节被访者的情绪。
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对象顺着访问者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范围,避免片面性。
对比:访谈对象就某一个现象在回答不同问题时的陈述不尽相同时,访问者进行对比提问。
2.语言要得体,态度要诚恳
面对不同的访谈对象,要使用恰当得体的语言,使受访者更好地参与进来。在访谈过程中,要怀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流,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撰写访谈文本
1.访谈的基本结构为开头、主体、结尾。
①开头:吸引对方,引起对方的兴趣,积极进入主题。②主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含的价值。③结尾:适当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并记录访谈对象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电话号码等。
2.文本示例:
访谈周大新:记忆、乡土与乡情
访谈人:张延文(张)
受访者:周大新(周)
张:周大新先生,您好!很荣幸有机会和您进行如此近距离的交流。有一首歌唱到: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红红的领章印着我开花的年岁。虽然没有戴上呀大学校徽,我为我的选择高呼万岁。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您也是十八岁参军的吧?能不能谈谈当时的具体情况?
周:是,我是十八岁参军的。1970年10至11月间,山东的一支部队来我们公社招兵。当时,我在读高中,但学校上课主要是学农学工,跟镇上拖拉机站的人学开拖拉机,到各村犁地。文化课上上停停,而且那时大学已停止招生,我看不到上学的前途。最重要的是,当时吃不饱肚子,在学校没钱买饭票,回到家也是顿顿吃红薯,只有在给人家用拖拉机犁地时,方能吃顿白面条。为了寻找前途,也为了吃饱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