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1).docx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10).docx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11).docx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12).docx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13).docx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14).docx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15).docx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16).docx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2).docx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3).docx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4).docx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5).docx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6).docx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7).docx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8).docx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9).docx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docx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题目。
  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
  张养浩
  万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欢喜的无是处。
  1.下列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也从侧面写出了降雨前后作者的不同心情。
  B.三、四句通过对天地、风云变化的描写,表现了这场雨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它的重大意义。
  C.“农夫,舞破蓑衣绿”描写了农夫披着蓑衣在雨中狂舞,哪怕把蓑衣舞破也在所不惜的欢乐情景。
  D.“舞破蓑衣绿”中的“绿”字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讲评】D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化静为动,写出了春回大地、草木萌发的勃勃生机;而“舞破蓑衣绿”中的“绿”则是说蓑衣因旧而枯黄,如今因雨仿佛得以返绿,并不是真变绿,只是借此表达了喜悦的心情,故选项有误。)
  2.这首小令的诗眼是什么?全曲是如何来表现诗眼的?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诗眼是“喜”。①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雨后大地又有了生机、一切在风云突起中变得壮观雄奇,寄寓喜悦之情。②直抒胸臆,通过写农夫起舞和作者自己的欢喜直接表现诗眼“喜”。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
  白居易
  坊静居新深且幽,忽疑缩地到沧洲①。
  宅东篱缺嵩峰出,堂后池开洛水流。
  高下三层盘野径,沿洄十里泛渔舟。
  若能为客烹鸡黍,愿伴田苏②日日游。
  【注】①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②田苏:指晋国贤人,后借指贤德长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题赠诗,诗中用“田苏”代指崔少尹,有对主人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春  夕
  崔 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①烟景有谁争?
  【注】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这里是指诗人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上句渲染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深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来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
  B.颈联写诗人长期不能回家,遥想故乡,望眼欲穿,思乡念亲,忧心如焚,连年累月,无心翻书,揽镜自照,白发满头,诗人内心愁苦,溢于言表。
  C.尾联暗用五湖典故,含有归隐田园之意。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D.本诗前四句重在对春夕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虽未明言思乡,而一片乡情跃然纸上;后四句重在抒情,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答案讲评】B (“连年累月,无心翻书”错,颈联中“动”意为“动不动”,“书”指书信,正确理解是: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
  2.“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有人评价这两句诗为:以景传情,仅十四个字,却写得极有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示例一)这一联上句巧用梦境,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郁结成梦,梦已回故园,然而毕竟像庄周梦蝶那样虚幻而短暂;下句写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啼唤,更加触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示例二)这一联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梦醒而更思乡;子规啼唤,愁上加愁。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兴八首①(其五)
  杜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②点朝班。
  注:①《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②青琐:汉未央宫门名,门饰以青色,镂以连环花纹。后亦借指宫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蓬莱宫阙”是指大明宫,“南山”特指终南山,“对”字显示以“南山”为参照,突出了宫殿的宏伟高耸的气势。
  B.“承露金茎”一说是指武则天修造的“天枢”铜柱,与“霄汉间”直接组合,暗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清 平 乐
  张 炎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兰今安在?得见所南翁①枝上数笔,斯可矣。赋此以纪情事云。
  孤花②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  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注】①所南翁:指宋末元初诗人、画家郑思肖,善画无根墨兰,宋亡后,隐居苏州,不仕。②孤花:有的版本作“三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前的“序”点出了所咏之物,表明这是一首借物抒情之作,借“不以色香自炫”暗示自己的清高。
  B.词前的“序”用“得见所南翁枝上数笔”写出作词缘由,表达了自己对画家所南翁的赞美之情。
  C.上阕分别从形和神两方面来描写兰花。“形”与别处兰花不同,“神”则比西湖残月还冷。
  D.词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墨兰比拟为具有人的特点,说墨兰“贞芳”,留下“许多清影”。
  ※【答案讲评】B (错误在“表达了自己对画家所南翁的赞美之情”一句,此词是借所南翁所绘之无根墨兰表达自己的亡国破家之痛。)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下片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下片写坚贞芳香的兰花只该生长在深山之中,绝不会与那混浊的尘世同流合污。即便在画上能留得住它的清影,它的幽香不愿飘到人间。词人借对兰花的礼赞,既赞颂了郑思肖隐居不仕的坚贞气节,又表达了自己孤傲高洁、不慕流俗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自  咏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①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①蟠木:弯曲的树。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诗人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的措辞可看出诗人的生活态度。
  C.“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D.诗人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答案讲评】A (“可看出诗人作此诗时生活困窘”错,首联表达的是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生活态度,并非实指生活困窘。)
  2.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