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60字。
《乡土中国》批注展示学案设计
读理论性比较强的书籍时,我们常常会感觉文字只是从我们眼前一掠而过了,并没有真正进入我们的脑海。所以读完之后,脑中还会感觉空无一物。如何借助批读来深入我们对此学术专著的理解,是本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上一堂课我们讲过了批注的分类,同时带领大家为“差序格局”这一主题做了批注,通过批注为差序格局下了定义。我们梳理一下我们在为“差序格局”定义时经过的思维路径(如下图):
画出这样的结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每一个章节的内容,这也是在批读中使用整理归纳法得到的成果。下面介绍几种用批注促理解的思维方法:
一、整理归纳法
根据《<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每个章节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和每一页提出的问题,勾画跟核心概念相关的信息,并以批注序号的形式梳理其特性,同时要理解作者所举的例子和所打的比方背后要说明的内容,并将自己的理解批注在旁。所有信息搜集完成并筛选组合后,在该章节的最前面写下核心概念的定义。
二、理论演绎法
看到一句理论性非常强的话,不要紧张,可以在这句话框架下借由举例帮助自己理解。比如,P59,原文:“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棱两可了”“你说他私么?他是不能承认的,因为当他牺牲族时,他可以为了家,家在他看来是公的。”批注:宜家里面直接躺在展示大床上睡着的人,说不定觉得自己是为了家里奔波才那么累的,该睡个好觉!
也可以用图像来帮助自己理解,差序格局的水波纹图,就是一个好方法。
三、联系迁移法
将读到的内容与自己以前的经验相联系,无论是与以往的经验相同还是相悖,都能激发思考,促进我们对该著作更深刻的理解。
如,P56,原文:“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联系迁移后,想到郭德纲相声里的话:“穷人在十字街头耍十把钢钩,钩不着至亲骨肉;富人在深山老林弄刀枪棍棒,打不散无义亲朋。”中国人所谓世态炎凉,尽在于此。这也是典型的感想型批注。
四、质疑追问法
质疑追问是我们阅读学术研究报告最应该使用的方法,此方法的背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