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21310字。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阅读(43)
1.理解性默写
(1)荀子的《劝学》篇并非一般意望上的劝勉人们学习知识,更是劝人为“善”培养高尚的品德,由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
(2)《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的江面上自由来去。
(3)《归园田居》中描写远处村庄及袅袅炊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抒写自己毕生之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积善成德 (2). 而神明自得 (3). 圣心备焉 (4). 纵一苇之所如 (5). 凌万顷之茫然 (6). 暧暧远人村 (7). 依依墟里烟 (8). 万里悲秋常作客 (9). 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1)自得、备(2)凌、顷、茫(3)暧暧、墟(4)常、作。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阅读文段,完成各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省:省察。
B. 吾尝跂而望矣 跂:提起脚后跟。
C.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刻。
D. 用心躁也 躁:急躁。
3. 下列语句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正面鼓励学习的一项是 ( )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④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⑤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③⑥
D. ②③④⑤
4.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