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8题,约22330字。

  上海市奉城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照提示填空。
  (1)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 (辛弃疾《水龙吟•_______》)
  (2)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3)黄庭坚《登快阁》一诗的尾联是“万里归船弄长笛,_______”。
  (4)周邦彦《苏幕遮》,描绘鸟儿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水随天去秋无际    (2). 登建康赏心亭    (3). 落花水香茅舍晚    (4). 此心吾与白鸥盟    (5). 鸟雀呼晴    (6). 侵晓窥檐语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及题目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际”“茅”“盟”“晴”“檐”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按要求选择
  2. 秋日午后,满园桂香,你信步其中,描绘此时景物最合适的诗句是(    )
  A. 绿玉枝头一粟黄,碧纱帐里梦魂香,晓风和月步新凉。
  B.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C.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D. 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
  3.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听力专家曹永茂教授解释说,人的耳朵在正常的情况之下,对传输的声音是等比例放大。________,就像在耳朵里安装了一个扩音器,这导致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声音变得异常敏感。
  A. 如果传输声音呈几何倍数放大,则说明耳朵高频听力受损
  B. 因为耳朵高频听力受损,所以传输声音呈几何倍数放大
  C. 如果耳朵高频听力受损,传输声音则是呈几何倍数放大
  D. 因为传输声音呈几何倍数放大,所以耳朵高频听力受损
  二、阅读(70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①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②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境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③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