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800+8180字。

  第四单元检测(A)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阅读题(共4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除去日、月之外,还有两类天体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即彗星和北极星。后者在古代文献中更多地被称为北辰。北辰在中国古代社会心理中有着积极、明亮的政治符号意义,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北辰文化”。
  北辰者,乃天球上靠近北极的一颗亮星。但在不同的时代,所谓的“北辰”并不是同一颗星。四千年前,北辰是天龙座α星,春秋时代是以小熊座β星为北辰,今天则以小熊座α星为北辰,其距地球约400光年。由于中国地处北半球,北辰很早即进入中国人视野,融入中国文化之中。因为北斗星在北辰附近,人们又都是通过北斗七星而找到北极,所以古代也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说,或者以北斗指称北辰,所以北辰文化往往又与北斗相关。
  彗星往往有着某种神秘或迷信色彩,它也常常与北辰一起出现在文献、民间谶语之中。《春秋》将“星孛(即彗星)入于北斗”与人间政治万象建立了对应联系,认为其兆示着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人世中的更替兴衰。如建安十一年正月,星孛于北斗,首在斗中,尾贯紫宫,及北辰。占曰:“彗星扫太微宫,人主易位。”其后,则有魏文帝受禅之事。经过文化的发展与解读,北辰便从众星体中脱颖而出,使人们产生了与彗星和北斗不同的美学情感、文化心理尤其是政治符号意义。如刘向所言:“北斗贵星,人君之象也。茀星,乱臣之类。”或许由于这种道德意义上的分野以及对北辰和彗星形成的不同情感,自此两种星体便有了不同的文化,有了一褒一贬、一好一恶、一吉一凶、一正一妖之分。有学者指出,在先秦时曾存在着一种北辰崇拜现象。
  夜空中的北辰,终年可见,在浩渺的星空中能够使人准确地确立方位。其运行轨道与地球的关系永远是那样相对固定与密切,保证了人们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观象授时。正是北辰这种辨别方位的实用性,使人们对其工具功能产生了心理依赖,并从中衍生出更丰富的意义。作为一颗普通恒星的北辰,就有了神圣高洁的形象,并因授时辨位角色被赋予了能够对人间进行道德评判的功能,从而进入中国严肃的政治伦理中,以之对政治、国家和君主进行评价。北辰为众星之首,众星拱之方能为北辰,蕴含了传统政治文化对为政者的道德要求。具有北辰之德的政治即是道德的政治,这正符合儒家的政治理想设计,世人最耳熟能详者即是“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之语。虽然在《春秋三传》中北辰与彗星时常并论,但是《论语》却只说北辰而不言彗星,这正是因为孔子把北辰视为人间政治清明的象征,而视彗星之说为“怪力乱神”。
  北辰亦被抽象成一种玄学化的政治符号。对北辰的玄学化,在《史记•天官书》中即已出现,其中有“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道家和道教还对北辰的政治意义进行了符号化的解读。如《鹖冠子•泰鸿》中有:“中央者太一之位,百神仰制焉。”此处太一也被学者理解成为北辰。有的道教经典还把北辰神格化,如《北帝说豁落七元经》称北辰为“太微北极帝君”。
  (摘编自王建光《北辰的符号意义》)
  1.下列对于北辰文化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辰在中国古代社会心理中有着积极、明亮的政治符号意义,随着北辰进入中国人视野,北辰文化也很早融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
  B.由于北辰在北斗星附近,人们寻找北极又往往要通过北斗七星,所以古人常常将北斗误为北辰,也因此北辰文化往往与北斗相关。
  C.北辰和彗星常常一起出现在文献、民间谶语之中,它们与人间政治万象建立了对应联系,被认为兆示着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人世中的更替兴衰。
  D.北辰还被玄学化、符号化和神格化,《史记》《鹖冠子》《北帝说豁落七元经》等古籍都有相关记载,这也是北辰文化的一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包含内容丰富,在天体方面,日、月、彗星和北极星都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北极星在古文献中多被称为北辰。
  B.北辰是天球上靠近北极的一颗亮星,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谓,从四千年前至今,北辰先后被称为天龙座α星、小熊座β星、小熊座α星等。
  C.由于运行轨道与地球相对固定与密切,人们在夜晚能够通过北辰确立方位,因而北辰具有保证人们社会和政治生活中观象授时的作用。
  D.《论语》中“为政以德”是儒家的政治理念,而作为众星之首、众星拱之的北辰,蕴含了对为政者的道德要求,切合了儒家的政治理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安十一年正月,星孛于北斗,首在斗中,尾贯紫宫,预测吉凶的人预言:彗星扫过太微宫,会人主易位。其后,果有魏文帝受禅之事,这其实是赋予了彗星某种迷信色彩。
  B.北辰与彗星原本均为普通星体,经过文化的发展与解读,二者有了道德意义上的分野,使人们形成不同情感,在文化上则有了褒贬、好恶、吉凶、正妖之分。
  C.北辰因其授时辨位的实用性,加之有着神圣高洁的形象,因而被赋予了对人间进行道德评判的功能,从而进入中国的政治伦理中,以之对政治、国家和君主进行评价。
  D.《左传》等注释《春秋》的著述中时常将北辰与彗星并论,刘向所言也是将二者相提并论,这与《论语》中只说北辰而不言彗星所传达的思想寓意是大致相似的。
  二、课内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离地球1光年的地方。包围着我们的太阳的是一群巨大的雪球,这些雪球由冰块、岩石和有机分子组成:它们就是彗核。每当恒星经过的时候都对它们产生一定的引力作用,最后迫使它们当中的一个雪球倾倒到内太阳系。由于太阳热的作用,冰块被蒸发,于是就出现了美丽
  ……
  第四单元检测(B)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2)提起信托产品,老百姓往往    ,并不是因为普通投资者不喜欢得到信托产品的高收益,实在是信托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太高了。
  (3)追求生活快乐舒适,这是    的,但要是这些成了你生命中最主要的东西,你就绝对无法完成你的使命。
  A.异曲同工  敬而远之  无可非议
  B.殊途同归  敬而远之  无可厚非
  C.殊途同归  望而生畏  无可非议
  D.异曲同工  望而生畏  无可厚非
  思路解析:“异曲同工”指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根据句意第(1)句应选“殊途同归”。“敬而远之”指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望而生畏”指看到了就害怕。第(2)句显然应用“敬而远之”。“无可非议”指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无可厚非”指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第(3)句应选“无可厚非”。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加来道雄说,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他对世界的理解力,并引导他走上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B.根据对幼小猩猩常玩游戏的调查结果显示,一些科学家认为,动物的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
  C.桑地亚哥鼓起全身的力气,把锋利无比的一杆鱼叉扎进了鲨鱼的脑子,鲨鱼在海里翻滚着,肚皮朝上。
  D.祥林嫂伸手去取烛台被四婶喝住后,脸色顿时变得灰黑,她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站在那里动也不动。
  思路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改为“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B项,“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杂糅,应改为“根据……调查结果”或“……调查结果显示”。C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一杆锋利无比的鱼叉”。
  答案:D
  3.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以美国为例, ① 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 ② 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 ③ 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灰覆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