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0300字。
2006届高二年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答题卷 2005.1.26
班级 姓名 号数 成绩
(请把答案做在答案卷上,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毗(pí)邻 吮(shǔn)吸 睿( luì )智 如椽(chuán)之笔
B. 兑(duì)现 斡(wò)旋 啮(niè)噬 万姓胪(lú)欢
C. 崔嵬(wéi) 恪(kè)守 挞(tà)伐 累(léi)及无辜
D. 罹(lí)难 玉簟(diàn) 挟(xiá)制 托体同山阿(ē)
2.下列各组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编篡 降格以求 顶顶大名 夸大其词
B.称诵 天真罄露 奋世嫉俗 根深蒂固
C.濒临 心悦臣服 莫名其妙 吹毛求疵
D.俯瞰 毁家抒难 殚精竭虑 泱泱不乐
3.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 )
A.士也罔极(极尽),二三其德 自牧归(赠)荑,询美且异
B.须(必须)行即骑访名山 铁骑突出(冲出)刀枪鸣
C.人皆得以隶(象奴仆那样)使之 后世之谬(错误)其传而莫能名者
D.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到处)而是 吴之民方痛心(痛恨)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递交了承包治理这座荒山的申请后,我觉得自己当之无愧地将要成为这座荒山的开发者,心里十分激动。
B.我是电脑迷,渴望有一台自己的电脑,当爸爸把新买的手提电脑郑重地递到我手中时,我如愿以偿地笑了。
C.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这个饭店洗手间的毛巾、手纸等经常被一些缺少公共道德的人顺理成章的占为己有。
D.这个人在就职演说时信誓旦旦,表示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可是一登上官位,就经不起利欲的诱惑了。
5.下列各句中使用的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
A.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
B.他因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这句话现在有新解,姑置勿论——辞去彭泽令,归隐田园。
C.张献忠的脾气更古怪了,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
D.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么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收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精力就用在这方面。
B.当前,国际反恐怖合作使带有明显恐怖主义色彩的“东突”势力处境十分尴尬,一方面他们对本·拉登恐怖势力被击毁痛心不已,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表示对美国军事打击的支持,试图拉开其与本拉登恐怖势力的距离。
C.如今的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因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贴身伴侣,用来尽情表现个人品位。
D.21世纪的整个世界面临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适者生存,谁不是强者,谁就不属于这个时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美”字的来源,是“羊大为美”。《说文》对美的注释是“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来源于好吃、味美。孔子的“君子成人之美”,把美与善、美与满足混在一起,他听到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是例证。大哲学家庄子,对美很有点辩证的把握,看到了美的相对性。他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孟子认为“充实之为美”,已经触及了一些内涵。此外《礼记》的“美恶皆在于心”,把美看成是主观的东西,还有散见于诗词、文章的不少观点,如美在恰如其分,在于匀称,即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所描绘的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