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59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并序》《登高》导读——别离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
  话题链接——别离
  一、字之源
  【字源演变】
  “别”,会意字。本义是“分剖”。甲骨文的字形,一边是“刀”;一边是去肉的骨,即骨头。《说文解字》:“别,分解也。”段玉裁注:“分别、离别皆是也。”
  正说明离别就会有剔骨钻心之痛吧。
  【成语链接】
  士别三日: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原文讲述吕蒙原是一介武夫,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鲁肃称之“士别三日,非复吴下阿蒙”,指隔了很久,常与“刮目相看”连用,形容大有长进、焕然一新。比喻人学识尚浅。
  薰莸有别:语出《孔子家语观思》,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薰莸(xūnyóu),香草和臭草。喻善恶、贤愚、好坏等。你知道哪个是香草吗?(薰。联想一下薰衣草的香味。)
  别具慧眼:意思是指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别出心裁:语出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意思是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二、句之美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品读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一种开阔意境。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品读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即使是送别,李白也是慨然高歌,哀而不伤,这才是“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的谪仙人啊。
  品读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
  三、诗之韵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用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写离情别绪而基调明快,这便是盛唐诗歌。
  赏读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多么美丽的想象,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将自然界的春色比作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