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9370字,答案扫描。

  普通高中2019年9月高三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翅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文学经过20余年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作者和读者,催生了丰富的文学类型。但随之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类型小说做出重大贡献:制造了大众文化热点、开创了付费阅读机制、探索了粉丝经济模式、打造了文学文化产业链,培育了创意产业新业态。尤其是在网络文学市场化初期,类型小说因题材鲜活、想象丰富、定位精准,点击率一路飙升,借助数字化新媒体技术优势为网络文学崛起赚到“第一桶金”。但唯点击量是求的量化标准也产生了一些弊端。文学网站根据市场原则“锁定目标人群”“精准配制作品”,虽然使一些市场关注度高的类型脱颖而出,但也使一些小众类型很难突破重围。长此以往,不仅会损害网络文学题材多样性和内容丰富性,而且会挫伤作者创新精神和艺术个性。此外,每日大量文字的更新压力,使一些网络作家不惜在作品中“注水”,导致作品结构松散、语言浅白、思想贫乏。与此同时,一些格调不络文络文学在“数量”上已制造诸多传奇,但在质量上还有待提高,以保证持续发展。尽快步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新阶段,这不仅是读者和市场对网络文络文学自身发展的要求。
  当今只有“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才能突破创作瓶颈,提高创作质量,贡献更多精品。为此,不少有识之士呼吁网络作家跳出“玄幻魔圈”和“修真密室”,走向现实题材的广阔天地,到轰轰烈烈的现实生活中去创造精品、攀登高峰。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现实题材创作呈风生水起之势。这固然与政策引领、作协倡导以及网站策划等因素有关,更是网络文学自身发展与变革的必然结果。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一再为网络文学走出类型化困境起到破冰加与开山斧的作用,为突破陈陈相因、套路连连的困局,大批成热网络作家放下得心应手的类型化书写,移师现实题材领域,改进艺术创作观念和审美价值取向,从创作方法上进行战略性调整。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创作者不仅能够体会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式的创作自由,而且更容易进入激情飞扬、灵感四射的创作状态,这使网络文学总体艺术水准明显提升,思想内涵不断深化,对网络文学来说,积极投身现实题材创作是突破发展瓶颈的有益探索,是顺应时变、守正创新的必然选择。
  伟大作品离不开作家对其时代的深刻体察和忠实记录,马克思称赞巴尔扎充“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创作出一“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毛泽东同志称《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习近平同志认为,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说到底,只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才是文艺创新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对于遭遇类型化困境的网络文学来说,走出幻想天地,阅尽现实世界,理应是突玻创作瓶颈的最佳路径。
  (摘编自陈定家《走出方寸天地 阅尽大千世界——从网络文学创作谈起》)
  1.下列关于类型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类型小说凭其题材鲜活、想象丰富、定位精准,就促进了网络文学大繁荣。
  B.类型小说围绕着市场需要,准确定位,量身定做,成就了各种类型的作品。
  C.类型小说作者在创作中受点击量影响,创作压力大,就会创作出低俗作品。
  D.早期类型小说多取材玄幻、修真,题材狭窄,最终陷入了沿袭套路的泥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肯定网络文学取得成就的同时,又指出了网络文学目前面临的问题。
  B.文章第三段的论述,主要论证了现实题材成为网络文学创作新亮点的观点。
  C.文章最后一段采用了引用论证,以领袖的观点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D.文章在逻辑上逐层递进,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展开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跳出了类型小说狭隘的题材范围,突破了这个创作瓶颈,作者就能发挥个性,创作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
  B.如果文学网站只讲点击率和经济效益,不重内容和质量,即使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络文学也会陷入困境。
  C.大批成熟网络作家移师现实题材领域,重新调整创作思路和方法,这是顺应时变、守正创新的必然选择。
  D.文章“伟大作品要反映时代”这一思想与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是相通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在日常生活中看起来像一件小事的垃圾分类,却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共识。今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九部门在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印发通知,决定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这意味着,中国城乡全面开展垃圾分类拉开帷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