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归园田居其一 课件(38张ppt)+教案+练习+课文朗读+活动设计
【同步测试】归园田居其一同步测试.doc
【活动设计】活动设计:认识陶渊明.docx
【教学方案】归园田居其一示范教案.doc
【教学课件】归园田居其一示范课件.pptx
【情境课文】归园田居其一课文朗读.mp3

  活动设计:认识陶渊明
  一、活动主题
  认识陶渊明
  二、活动背景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用丰富的想象虚构了一个与污浊现实相对立的没有阶级、没有压迫、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为封建时代的社会理想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版本。通过本次活动了解陶渊明,走近陶渊明。
  三、活动目标
  1.深刻领会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2.了解并能正确评价陶渊明。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人的一生都在理想与现实中寻找契合点,用理想指引行动,用现实调整思维。而当理想与现实只有碰撞却没有交集,人又该怎样活着?能够率性而行、不以心为形役者,又有几人?当黑暗的现实严重冲击了陶渊明的“大济苍生”之志,他选择了怎样的人生?
  2.搜集整理陶渊明的事迹与作品。
  (1)出身:出生于衰落的世家,父亲早亡,家道贫寒。
  (2)做官:29岁担任江州祭酒;41岁为生计当了80多天的彭泽县令,在任上,不为五斗米俸禄折腰向乡里小人,辞官回家,彻底脱离官场。
  (3)隐居田园: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与底层劳动人民一起体味生活的艰辛,对劳动人民的疾苦有深入的了解。物质生活极端困苦,内心自然宁静。他的传世作品有诗125首,文12篇。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4)社会理想:希望有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理想社会,即平等自由、和平富足的世外桃源。
  (5)晚年处境:贫病交加,生活陷入绝境,六十三岁时淡然离世。
  3.说一说
  你对陶渊明的选择怎样评价?对他的社会理想怎样评价?你觉得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欣赏他的性情和做法吗?为什么?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有观点,有根据。)
  ……
  《归园田居》(其一)同步检测
  1.解释诗中加点的宇。
  荫:_______________罗:______________兴:______________
  带:_______________荷:______________荒秽: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3.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4.“但使愿无违”中“愿”是什么愿望?
  5.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
  (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
  (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簿(其一)》)
  (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