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界者钟扬 课件(29张ppt)+教案+考点链接
【教学方案】探界者钟扬教学方案.doc
【教学课件】探界者钟扬教学课件.ppt
【考点链接】探界者钟扬考点链接.doc
《“探界者”钟扬》教学方案
素养目标
1.思维目标: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人物事迹,体会人物精神,认识人物形象在当代的意义。
2.审美目标:赏析文章语言,分析人物通讯的行文表达特色。
教学过程
一、任务情境
一个人的生命,能够记录到怎样的巅峰?
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北坡,他攀登到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高度;一颗平凡的种子,可以为民族的未来带来多大的光亮?
16年间行程超过50万公里,每年100多天在最偏远、最荒凉、最艰苦的地方穿梭。
他带领团队收集4000万颗种子,盘点了世界屋脊的生物“家底”。
他说:“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在艰苦环境下生长起来的植物才有韧性,生长得慢,却刚直遒劲。”
他一直在挑战生命的高度,也探到了生命的极限——在遭遇多次生命的险情后,他53岁的生命在奔波途中遭遇车祸,罹难而止。他的话语仍在人们耳边回响,他采集的珍贵种子在静静休眠,等待再次绽放。
他就是西藏学科“神话”推动者,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
二、 走近钟扬
(1)钟扬简介
钟扬(1964—2017),生前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2018年3月29日,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2018年6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8年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2019年2月,
……
《“探界者”钟扬》考点链接
一、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张 烁
大德曰生
你可知,一粒袁隆平教授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让我国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你可知,仅仅20多株被西方“植物猎人”引进的我国野生猕猴桃枝条,撑起了新西兰经济的支柱产业?
你可知,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收集有全世界最多的豆科植物种子,一旦全球变暖,英国将占据粮食作物的基因优势?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这个想法,终因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的结缘成为现实。自此,钟扬背起足有三四十斤重的双肩包,带着学生开启了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征程。
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千米,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 000多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1/5。他的理想,是在未来10年间,收集西藏植物的1/3以上,如果有更多人加入,也许30年就能全部收集完……
“最好的植物学研究,一定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做出来的。”钟扬有些“傲娇”地与学生共勉,这也成为他一生大写的标注。
党员本色
经年累月的高原工作,让钟扬的身体频发警报。2015年5月2日,51岁生日当晚,他突发脑溢血,大脑破裂血管中流出的殷红鲜血化作CT片上大块惊人的白斑。从医院出来,医生给他规定了3条“铁律”:一是戒酒,二是吃药,三是绝不可再去西藏。担心钟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