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53张,学案约30780字。

  第二单元
  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文学阅读与写作
  4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话题链接——求索
  一、字之源
  【字源演变】
  “求”是“裘”的本字。甲骨文和金文“求”字是象形字。字形像一件皮衣的样子,可以看出它是用带毛的兽皮做成的。后来“求”字借为“寻求”“乞求”等义,就另造形声字“裘”字。
  想起了李白的名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可见“裘”实则价值不菲。但在诗仙眼中,都不如酒来得惬意啊。
  【成语链接】
  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语出《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遡流求源:比喻寻究事物的起始演变。同“溯流穷源”。
  励精求治:励,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是“励”不是“厉”,不要弄混了。
  二、句之美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清华大学校训即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乃是引用。
  品读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品读 意思是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表达了伟大诗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3.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淳于髡说之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后威行三十六年。
  品读 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
  三、诗之韵
  蝶恋花
  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赏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正是因为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这两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王国维借用柳永的这两句词来说明的意思虽然和词的原意不合,但足见他对这两句词非常欣赏。
  四、文之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