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60个字。

  《散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教学思路】
  莫怀戚的《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其构思之精巧,遣词之独特,内涵之丰富,令人叹服。尤其在情理交融上,浑然一体,看似情醉人,其实,不知不觉中,人已为作者蕴含其间的意境和哲理所深深的感动。它像一曲感人肺腑的歌,尽情颂扬了生命的美。为此,本课主要设计为让学生自己“以问质疑”、“以读促悟”。初问、初读,看到了自然的景和人间的情;再问再读,体会的是生命的美;悟至最后,不禁陡然感觉增加了生命的分量。
  【教学内容】
  课文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的小事,体现出浓浓的亲情,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
  【教学设计理念】
  1、新课标要求这一学段的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散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牧歌式的情景,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却体现了语言美、诗意美、人性美。本文主要在于对学生审美阅读的启蒙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进入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精彩的细节,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对情感意境之美”的体验。
  2、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激励他们自主参与合作、主动发现探究。
  基于对教师“主导”地位的反思,我尝试在教学中把“点菜”的权力还给学生——即教学不一定根据教师的计划来推进教学,教师将努力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设计课堂教学,努力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优化课堂结构,充分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语言美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2.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1.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2.指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作美点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赏读美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诵读品味法、点拨引导法、情感感染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组织形式】自主、合作、探究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已大大提高了,同时,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探究拓展,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解决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